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天香一脉
作者:文·图 / 杨金凤
发布时间:2023-11-11 14:19

房山区域内古法制香技艺历史悠久,《良乡县志》记载,房山的曹章、长操、张坊一代有香工,其工艺为制作敬神所烧之香。2016 年,刘氏古法制香技艺列入房山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该项目手工炮制安香品有 30 余种,形制有线香、盘香、香珠、香块、香包、香塔、篆香粉等。

我国制香技艺,源于上古。《生民》中有其香始升,上帝居歆,即为烧艾蒿。香品初始,是人们用于祈祷风调雨顺,幸福安康,实现美好愿望的一种古老祭祀用品。至今仍是人们祭祖、缅怀、祈祷,以及民俗活动中的必备之物。

宋代丁谓《天香传》记叙香在古代已经十分盛行,形制多样 大小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千万种和香,若香、若丸、若末、若涂以香花、香果、香树天合和之香……天上诸天之香,又佛土国名众香,其香比于十方人天之香,最为第一。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宋代石刻,为两个侍者正在往香炉中填香。中国香文化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海上贸易往来促进了香文化的发展。

在我国大量的古代名画中也呈现出古人焚香的场景和器型多样的焚香器皿,如汉、晋时期的博山炉便是。

旧时品香文化在宫廷和文人雅士中盛行,民间也多有香事活动,制香技艺不断提升,催生延展出许多别致的香玩器具,有瓷、珐琅、玉、铜等材质的熏燃器具。现代又有人将农事与香事交融,以植匏之艺,范制之技,制成匏器香器,特别是北京地域独有的炉瓶三事。清代宫廷为配合香事所造精致的焚香器物,从器型、材质上可谓登峰造极,清宫养心殿造办处史料中记载有炉瓶三事等大量的清代焚香、敬香器物制作工艺,其中不乏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御旨的材质、纹样。笔者曾经在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拍摄到的炉瓶三事香具。香品制作技艺的发展与香具的多样不断提升着中国香文化的特质,二者互为依存。

山水之宜,地域之缘

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源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北关。良乡镇是首都的西南门户,因人物俱良而得名,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刘氏古法制香技艺在此传承至今,主要有 5 个方面的成因 :

自然环境便于对香料的撷取。在《房山县志》《良乡县志》中都记载有该地区山中生长的丰富植物品种,其中有许多上好的香材 ;同时丰沛的水源不但满足制香技艺的需求,也提升了香品的品质,体现香品的地域特质。地缘文化对制香技艺的影响。香,我国历史以来与儒、释、道文化、祭祀习俗密切相关,刘氏古法制香技艺所处地区寺庙众多也是其制香技艺延传至今的成因之一。

京西古法制香受到宫廷文化的影响。雍正年间,京师民俗文化、宫廷香文化都对房山古法制香技艺有着重大影响,既刺激和引导着民间炮制香品技艺作为生存手段,也使香品的种类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变化。

民间信仰对民间制香技艺的影响。刘氏家族祖上有一定的宗教信仰,认为制香供奉寺庙属于功德之举,不是单纯的谋生之法,其所制香品受到相邻的认可,制香技艺的传承处于自然天成的和谐氛围中。

民俗文化对制香技艺的影响。房山一些村落中,旧时习俗中有在年三十晚上门口洒香灰的习俗,至今房山一些山区民众还保留有此习俗。百姓旧时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有求香会治病的习俗。除了寺庙上香外,按照季节做农事之前要敬香。大石窝旧时开采石头等重大仪式中也要举行给鲁班敬香的活动。

采撷精华 手工炮制

自然界中的草木金石成就了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为香品的炮制提供了饱含天地精华的香材,香方与药方有相同之处,香方也是根据功效进行调配。

刘氏古法手工制香,以家族传承的《香料本记》配方为基础,遵循阴阳五行之理,不违季节时令内在规律,注重养生功能和其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追寻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底蕴。制香就地取材,多用西山草、木等原材料,如柏树枝,先将树枝等原料放入大水池中用清水浸,捞出后晾晒,晒干放到水磨上研磨,磨成的柏木粉,制成 3 寸宽、1 尺长的砖坯子,风干1 年以上再炮制香品。刘氏古法制香严选香材,碾制香料使用的工具是平日碾粮食的石磨,和香、出香、晒香、打股等工序皆手工制作。

   基本制香工具有粉料的石磨,捣粉的石臼和石杵,传统压香器,传统制香模具,笸箩等晒香器物,分线香所使用的笢子,切香工具香尺,和香的铜盆,以及贮藏香品用瓷罐、陶罐等......

Tips:

地址 :北京市房山区东良各庄二区23

电话 13520165081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