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法海寺 绝美画卷古刹藏
作者:文·图/萧峰
发布时间:2024-04-10 10:13

伴随着和煦晨光,法海禅寺朱红色的大门静悄悄地打开。这里没有喧嚣的人群,也没有缭绕的香火,有的只是与禅意相通的清净安宁。拾级而上,古刹与古柏都笼罩在金色的晨光之中,让人在这个微凉的清晨里多了一份暖意和祥和。

更幸运的是,还邂逅了这里的几位工作人员,听他们娓娓道来。


碑文中的历史

褚鹏程,法海寺文物保护所所长。在褚鹏程眼里,法海寺是一处神圣之地,古老幽静,历史文化气息浓重。法海寺建成之后,虽然在明清两代几度大修和重修,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寺院建筑损毁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法海寺又经历了多次大规模修缮,才有了今天的盛世容颜。


京西翠微山麓,山谷幽静,景色宜人。在翠微山南麓,法海寺是唯我独尊的存在。法海寺依山而建,随山势层叠向上,共有四进院落,居中为大雄宝殿。驻足山门外,除了欣赏四株挺拔的翠柏,东西两通重要的石碑也一定不能错过。东侧石碑为历仕六朝、出任礼部尚书32年的胡濙亲自撰写的《敕赐法海禅寺碑记》,西侧为吏部尚书王直撰写的《法海禅寺记》。这两块碑文详细介绍了法海禅寺的修建历史。


说起法海寺的修建,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李童,明朝御用监太监。永乐年间入宫,经历明太宗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五朝。从留存的碑文来看,李童做事勤勉,谨言慎行,侍奉过的五位皇上都对他颇为赏识也颇多赏赐。正统四年(1439年),为感圣恩,李童把历任皇帝所赏赐的财物全部捐出,又筹集了一些资金,在京西翠微山兴建寺庙,至正统八年(1443年)落成,由明英宗赐名法海禅寺


从法海寺落成至今,已历经581年。其间多次因天灾人祸导致寺院建筑损毁,然而大雄宝殿内的明代壁画却奇迹般保存了下来,并且几乎完好如初。是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明朝宫廷壁画,并与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壁画宝库,在中国壁画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1988年,法海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海寺文保所肩负着文物保护的重任。


明代壁画之最

陆晓岩,从志愿者到专业讲解员。说起自己与法海寺,用陆晓岩的话讲就是有缘。英语专业出身的陆晓岩最初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参观了法海寺,就深深地被壁画吸引了。后来成为志愿者,现在是法海寺唯一一位英文讲解员。她说:虽然解说内容大体一致,但是每个解说员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和侧重,但共通的是,这里的每个人都对壁画有着独特的情感。


成就法海寺成为国保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法海寺壁画。

法海寺壁画集中在大雄宝殿,共有10幅,面积236.7平方米。这些以佛教为主题的壁画无论在绘画技巧和艺术造诣方面都让人叹为观止。1993年,在法海寺壁画专家论证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法海寺壁画是我国明代壁画之最,与敦煌、永乐宫壁画各有千秋,并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壁画相媲美,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壁画方面的杰出代表。


法海寺壁画究竟好在哪里?

著名的敦煌壁画历史悠久,年代跨度很广,始于南北朝,盛于隋唐,终于元。而作为明朝壁画代表的法海寺壁画正好填补了中国壁画史的空白,而且其绘画技法和制作技艺对明清时期的壁画影响很大。根据保存在法海寺展馆里一块经幢上的文字记载,这些精美绝伦壁画的作者,都是当时工部营缮所的工匠。因此,法海寺壁画是中国现存极少数由宫廷画师所作的壁画。无论是从壁画的绘画技法还是制作使用的物料,都远高于同期民间壁画的水平,这也就决定了法海寺壁画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极高的艺术水准……


Tips

法海寺五绝:壁画、白皮松、藻井、铜钟、四柏一孔桥

时间:周二-周日9:00-16:30

门票:普通门票20/人次,明代壁画真迹参观票价100/人次(免大门票)。

提示:看明代壁画真迹需实名制分时段预约,可下载石景山文E”App或在石景山文旅公众号预约。为了保护壁画,每次参观时间限定在30分钟。由工作人员用手电照明,不能携带手机,不能拍照或录音。在黑暗环境下的参观别有一番探秘的意境和趣味。

室外免费讲解每天共有两场,分别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在法海寺二进院准时开始,提前到白皮松前的空地处等候即可。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