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一路上高原 甘南行记(下)
作者:震摄天下
来源:旅游杂志社
发布时间:2019-10-29 14:11
  行程路线

  ●第五天:红原(四川阿坝)-莲宝叶则-久治(青海果洛)255公里
  ●第六天:久治(青海果洛)-五明佛学院-色达(四川甘孜)628公里
  ●第七天:色达(四川甘孜)-理县古尔沟(四川阿坝)753公里
  ●第八天:理县古尔沟(四川阿坝)-桃坪羌寨-都江堰(四川)152公里 
  ●第九天:都江堰(四川)-西安(陕西)851公里
  ●第十天:西安(陕西)-壶口瀑布-石家庄(河北)894公里
  ●第十一天:石家庄(河北)-北京290公里











 
  奋斗后的美景
 
  昨夜红原细雨,清晨雨滴依旧。早饭后,雨过天晴,整装前行。山上的雾,山下的云,这是我们在云南元阳就深刻体会到的。红原亦是如此。红原海拔3500米,这里是云的家园,于是驱车途中就有了穿梭云端的体验。近处是薄雾濛濛,穿越之后再回首,就是浮云朵朵。我们就这样一直在公路上穿云破雾,与大自然凝结的水汽做着捉迷藏的游戏。时而它拂面而过,如轻纱撩人;时而它遥聚成絮,惹万种风情。
 
  终于,车子爬到了山顶,纯净、雪白的云雾齐聚于脚下,如柔软的棉絮铺叠,如轻柔的浪花涌动。悠悠山谷包容了这一切,任它是云,任它是雾,都欣然托承。伫立山巅,感觉抬手可擎苍天,翻手可覆流云。苏轼有词曰:“行尽九州四海,笑纷纷落花飞絮。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此刻和他老人家有同一个想法:“待垂天赋就,骑鲸路稳,约相将去。”
 
  当然,今天的主要目的地是神山——莲宝叶则。云梦不能沉迷,前路依然茫茫。继续赶路!沿省道209前行,在安曲乡进省道302,过阿坝县城不远处,有路标直指莲宝叶则。
 
  路标所指是一条新修的旅游公路,这条路是四川阿坝州为了开发莲宝叶则景区专门修建的,通车不久。道路平整宽阔,两侧山水相伴。行至开阔处,有藏族民居星星点点于山脚下、小河边,更有大片油菜花田铺陈于村落中间。莲宝叶则正用最丰富的色彩召唤着我们。天空蓝白相间,大地黄绿相间,房舍红白相间,艳阳下的公路将会带我们去往怎样靓丽的画卷?
 
  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西北地势平缓多为高原,东南深切多峡谷,延绵到青海、四川交界处,便出现一座神奇山脉。山脉东北部分位于青海省果洛州,即年保玉则,其开发较早,但近年因游人众多,植被破坏严重,已于2018年全面关闭。西北部分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即莲宝叶则。其总面积约800余平方公里,山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藏区著名的神山,位居藏区十大神山的第八位。莲宝叶则2017年才正式开门迎客,由于知道的人不多,去的人极少,依旧保持着非常原始的自然风光和生态。










 
  莲宝叶则景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对身体的考验极大,刚到售票处已经海拔3800米,高原反应明显。我们在这里详细了解了游览路线,充了满满一袋氧气,做好了充分的高原登山准备后,驱车上山。
 
  行至路半,沥青路面突然消失了,茫茫前路只有黄土砂石。顺着黄土路一路扬沙滚滚,颠簸前行。突见前方山形陡变,原本舒缓的山坡突现陡峭,尖峰错落,直插云天。山体均由砾石构成,呈冷峻的黑灰色,想来是穿越万古洪荒,终成今日嶙峋。艳阳虽然高照,阳光却没有温暖,山风阵阵,清冷扑面。难道我们已经穿越了时空,走进了古远?
 
  路两侧的平缓地带还铺着青草,虬结的古柏树冠深绿稀疏地站立,牦牛自在地吃着午餐,牧人们围坐一圈,享受着下午茶。
 
  越过一片碧水,继续上行10多分钟,道路截止在一片空旷地带。这里就是小停车场了,由此开始只能靠双脚(最后我连双手都用上了)。停车、背包,开始登山!这条登山路线是沿木栈道上行约2公里,见圣湖扎尕尔措(海拔4400米),绕湖一周,然后折返,全程大约2-3个小时。听介绍诱惑很大,看阶梯信心全无。
 
  下了车就开始缺氧,刚刚充的一袋氧气已经吸掉了一半,还是没有力气。真的能在高原爬2公里山路,还活着回来吗?我深深怀疑!但,传说的美色就在那里等你,不拼一下,一辈子不会原谅自己。就试试吧!艰难的爬山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木栈道依山而建,顺缓坡徐徐上行,如果是平原,将是相当舒服的登山路,在高原就是一步一喘的绝路。山花娇俏,山草嫩绿,山峰高峻,一步一景。现在回想,真的值得一爬。但当时的我,只顾和缺氧抗争,对于大自然给我的报偿没太多感激。走一段,停一段,每每要继续上行,都告诉自己:“这是第一回,也是最后一回。人生就这一回搏,拼吧!”
 
  在各种混乱的自我激励中,终于爬到了终点。一片静蓝回报了艰辛,众山环抱的扎尕尔措如圣女般冷艳,似游侠般孤傲。湖东,石峰雄浑;湖西,尖峰冲天;湖北,绝壁千仞。环山皆如守护圣境的卫士,冰寒孤立,冷漠无言。湖水清冽,游鱼无依。环坐湖边,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不宜久坐,还是记之而去吧!
 
  下山的路依然艰难,这又一次证明,自己还有潜力可以开发。
 
  下午5点左右到达久治县城。美美享受了一顿藏族大餐,在暖暖的酒店房间早早入睡,结束了本次行程中最轻松的一天。












 
  山路漫漫
 
  从久治县去往色达县要走近300公里山路,据说路况一般。我们不敢耽搁,尽量加速行驶。汽车在茫茫巴颜喀喇山脉穿行,雪山在远方遥望,云朵低垂,风儿轻飏,心儿欢畅。
 
  到隆格山垭口处,有一小型停车场。停车场旁有开阔地带,黄黄的两道车辙弯弯曲曲伸向年保玉则。我们分析,这可能是条进山的老路,也可能是牧民游牧的轨迹。不管怎样,它成功唤醒了我们对高原雪山的依依不舍。就再多看一眼吧!
 
  青草稀疏的地面,白色的风马纸片撒落满地,不时随风飘起,它们承载了主人怎样的祈愿?遥望雪峰,我默默祈祷,希望风儿带去我衷心的祝愿:纯净永远,洁白永远!
 
  午后1点左右,到达班玛县。不知爬了多少个坡,越了多少个谷,沥青路面出现了,牦牛出现了,大型翻斗车出现了,人出现了。
 
  随着内心的放松,天空也开始放晴,高原特有的蓝天在色达的方向露出一角,激励着我们加速加速。终于,越过最后一道山梁,平坦的草地在蓝天下展开,色达终于到了。
 
  色达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甘孜州海拔最高、气候最寒冷、自然条件最差,以藏族为主的聚居区。据说,这里早年曾发现过一匹金色的马,故有“金马”之称。然而,游客们驱驰千里,不为金马,而是为“五明佛学院”。
 
  几乎所有跋涉千里、翻越群山来到色达的人,都只为一件事,都只为去一个地方。即便不是为它而来,只要来了也绝对不会错过,必然要去那个地方看看。那个地方就是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
 
  喇荣寺五明佛学院,海拔4000米以上,由晋美彭措法王于1980年创办,此后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目前有三万多出家僧众在此修行居住。
 
  从色达县城继续向东行20多公里,驱车向北进入喇荣沟,五明佛学院就坐落在沟谷深处。停车场通往佛学院的路被一道大铁门拦住。游人在僧人的指导……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