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古城新生 从官菜园到大观园
作者:文·图/姜岭
来源:旅游杂志社
发布时间:2020-06-02 15:05
“  内九外七皇城四”,说的就是老北京的城门布局。右安门就是外城七门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是唯一一座坐落于白纸坊辖区的老城门。抗战时期,右安门被拆除。1949 年前,右安门地区十分荒凉。






 
  右安门街巷胡同群
 
  右安门,又称“南西门”,建成之初叫“宣武外门”,位于今天西城区与丰台区交界处,城外为丰台区右安门街道辖区。右安门内大街,是明代白纸坊与宣南坊的分界线,在礼拜寺街(即今牛街)南部,直达城门,清代称右安门大街。20世纪30年代,更名为右安门内大街。1966年因北通牛街,一度改称民族团结路。
 
  外城西南角的老住户,除了明清的菜户和造纸工人,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产业工人。他们在一片荒废的水洼、菜田、义地和果园里建起了一栋栋的高楼大厦。这有点像20世纪90年代的朝阳区洼里乡,因为1990年亚运会的缘故,一下子成为城北新贵的代言人。
 
  右安门西街,原是右安门西城根,右安门外沿城墙外侧与护城河之间的一条土路。1949年后拆除城墙,形成街巷,1965年定名右安门西城根。1988年拓宽后(城门西侧遗留的一段约50米的旧城墙,1987年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改称右安门西街。其东侧是右安门东街。街旁的绿化很好,夏天有遮阴的小桌椅,常有老人在此打牌。也算街头一景。
 
  护城河边有专门的步道,不论是健身还是休憩散步,花树杂植的灌木丛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一切都活泼有生机,是那么的自然、美好,更不消说心情了。春天是一波波的梅花、杏花、桃花、海棠花、玉兰花,加上黄色的迎春和连翘,能持续两三个月左右。
 
  清末称右安门后身的,其实是两条路。一条南北向,位于右安门内大街西侧,今天大致在右内后巷和新安中里二巷一线。右内后巷,南通右安门内西街,北接右安后巷。一条沿北京印钞厂南墙,东起右安门内大街,西至南菜园街。这条路今天被分成了两段,东段是右安后巷,西段是一路折向西北的右安门内西街。右安后巷位于右安门内西街北侧,西至新安中里二巷,长168.2米。胡同不宽,很是幽静。
 
  右安门内西街呈波浪形,一路曲折向西北,沿途分别经过右内后巷、右内前一巷、迎春里东侧路、右内前二巷。四条胡同沿南北两侧交叉分布,夕阳打下来,路旁的车身上映出桔色的光。右内前二巷西侧有一个露天的菜市场,在临时搭起的绿色帆布大棚里,摆满了桃、葡萄、西瓜、香蕉等各色水果和蔬菜,附近小区的人在认真选购。
 
  这种路边大棚,在现在的北京已经不多见了。树荫下是老人和孩子的领地,怀抱婴儿的女人们在拉家常,还有人在遛狗。有特色的小餐馆里坐满了人,学生辅导班放学了,赶时间的妈妈正带孩子找座位。
 
  著名的徐悲鸿中学就位于右内前二巷。为弘扬徐悲鸿精神,北京市于1996年设立徐悲鸿中学。经过多年发展,学校已经成为国内外很多知名艺术院校的优质生源地。






 
  双槐树胡同和大、小川淀胡同
 
  双槐树胡同,在南横西街南侧,盆儿胡同西侧,万寿里北侧,呈南北走向。清朝末年,因此地有两棵较大的槐树而得名。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将此地分别命名为双槐树胡同、头条、二条、双槐里、双槐里一巷、二巷。据《宣武区地名志》记载,20世纪90年代初期,此地尚存一棵古槐。今天是双槐里小区所在地,如今有街牌的,仅剩下双槐里中街,已经成为小区内部道路,曲折向南,至院墙止。
 
  大、小川淀胡同,位于盆儿胡同东北侧。清乾隆年间得名大穿店,清末形成大川淀和小川淀胡同群落。历史上,这一带北高南低,整体地势低洼,水塘遍布。大川淀在西,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起南横西街,西至盆儿胡同;小川淀在东,呈西北-东南走向,北起南横西街,东到自新路。在清代地图上,两条胡同呈北窄南阔的喇叭口形状,应是因水就势的结果。
 
  1937年后,侵华日军在此设立很多“白面房”,专门出售毒品,卖给市民,以此毒害国人,牟取暴利。周围大川淀一至五巷、小川巷等胡同名,均由此派生。今大、小川淀胡同早已不存。随城市的发展,这里形成了平原里北区、平原里小区等住宅小区和北京十五中春明校区。
 
  平原里北区和平原里小区中间有条小胡同,叫平渊里,东临菜市口大街,西接盆儿胡同。1949年后,政府填平臭水沟和苇塘,建起居民住宅,把这一带统称为“平渊里”,取“平填水渊”之意。1965年,附近街巷分别命名为平渊里、平渊东里、西里、南里、北里一巷、二巷和平渊胡同。
 
  当年,平渊胡同至白纸坊东街,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斜街,叫更新胡同。胡同形成于民国年间,原称猪营,也称西猪营或西珠营,今已无迹可寻。






 
  宏建建功光源里
 
  新中国成立后,白纸坊地区掀起了红红火火的大生产、大建设运动。一批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一批新的地名应运而生。宏建北里、南里,信建里,光源里,建功里,滨河里,迎春里,清芷园等居民小区陆续出现。这些地名记录了新中国的发展轨迹和白纸坊的成长印记。
 
  光源里,位于白纸坊东街以南、右安门内大街以东、里仁街以北、半步桥胡同以西。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市供电局在此兴建职工宿舍,并设立街巷管理机构。为了歌颂新中国、歌颂党和政府为人民带来的光明和温暖,将此地统一命名为“光源里”,喻示广大电业职工决心为祖国送电发光之意。
 
  宏建北里、南里和信建里为北京市邮电局职工宿舍,宏建谐音鸿雁传书的“鸿雁”二字,信建谐音“信件”。信建里小区和宏建北里小区,在里仁街以北,隔半步桥街相望。
 
  建功里,分为东里、西里、南里、北里,原为菜地、坟地,除东里外,均位于南菜园区域。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工棚,后改为工人宿舍。1956年,在建功北里北侧建成北京市第六十中学。1965年定现名,有“为人民造福建立功勋”之意。
 
  清芷园小区及其附近区域,则是清代的“模范监狱”和民国时期的“第一监狱”所在地。以前曾有一座过街门楼,是很多老白纸坊人儿时不灭的印记。






 
  明初的“新北京人”
 
  对白纸坊地区地名发展带来较大影响的,还有一个官署机构,它就是设立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的嘉蔬署。永乐皇帝朱棣在北京城新成立了一个官方机构,叫上林苑监,下设蕃育、良牧、嘉蔬、林蘅、川衡、冰鑑、典察左、典察右、典察前、典察后十署。同时,命户部从山西平阳和山东青州等府移民五千户,隶属上林苑监管辖,专为皇家牧养栽种。一声令下,数万民夫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吃上了皇粮,成为了明朝初年的“新北京人”。
 
  元末以来,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地区,连年征战,人口凋敝,经济发展滞后。明朝初年,皇家迁移大量山西、山东移民充实京畿,为后来的仁宣之治(永宣盛世)打下了基础。上林苑监移民事件,就是明初大移民的一个缩影。
 
  到了宣德十年(1435年),皇家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上林苑监,只保留了蕃育、良牧、嘉蔬、林蘅四个官署,裁撤合并了其他机构。蕃育署在大兴区采育镇,良牧署在顺义区西北,嘉蔬署在清胜寺,林蘅署在石景山区衙门口。《明史·职官志三·上林苑监·嘉蔬署》条目下注释,“典莳艺瓜菜,皆计其町畦、树植之数,而以时苞进焉”,就是负责宫廷蔬菜瓜果的种植与供应。
 
  嘉蔬署的具体位置,在今丰台区菜户营,也有说位于白纸坊南菜园街一带的。据清代于敏中的《日下旧闻考》考证,右安门外中顶西十步有九连慈荫寺,寺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 年),“寺基旧属嘉蔬署”。《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此地属“官园菜户营”。《京师坊巷志稿》说官菜园上街“迤南二里许近城根曰姚家坑,与西城界。井水清冽,曰姚家井。……街西里许曰大明园,又西曰官园,皆明时蔬圃也”。其实,明代的官菜园除白纸坊外,还包括外城的西南隅及广安门外一带。我们暂且不论嘉蔬署的官署具体曾经位于何处,但它对白纸坊街道的历史变迁及地名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的确是毋庸置疑的。
 
  白纸坊辖区内的“南菜园”“官菜园”等地名,均应是明代官菜园的遗存。嘉靖年间修建外城之前,这里与菜户营等官菜园地是连成一大片的。白纸坊街道辖区和广外街道一部,及丰台区菜户营、鹅凤营等地,在明朝时均归属嘉蔬署管辖。外城修筑之后亦是如此。菜户们的集中居住地当在今丰台区卢沟桥乡菜户营村一带,他们干活的位置除丰台区外,还涵盖白纸坊和广外街道区域。历史变迁,当地至今还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故事和传说。
 
  北京城内的官菜园还有一处。大致位置在阜成门内,今官园桥以东,南至阜成门内大街的大片区域。明代泛称官菜园,清代称官园,为正红旗地界。当年住附近,以为是“瓜园”的雅化。可惜不是那么回事儿,后来查资料,才知是“官菜园”的简称。不过,能把“官菜园”简化成“官园”,也是挺有才华的,让人叹为观止。
 
  白纸坊与官菜园有关并保留至今的地名有两处,菜园街和南菜园街。菜园街,南起白纸坊西街,北至枣林前街,继续向南是南菜园街。菜园街原是南线阁、南菜园街的一部分,1965年后分段命名。南城都是讨生活的平民百姓,连地名都透着淳朴、实在。1949年前,这里是大片的菜地、荒地、坟地,菜园西里30号附近有万人坑,曾名“万泽园”,民国时废止。这里是菜市口行刑犯人的停尸地,有主的尸身领走,无主的就地掩埋。菜园东里疑即当年的安家庄,据说有安魂之意,附近还有菜园南里。
 
  今天超市的大棚菜,飞入寻常百姓家,也不过仅仅是近二三十年间的光景。直到20世纪90年代,一到入秋,家家户户囤大白菜,是首都市民必须操持的一件大事。当年,确保大白菜的充足供应,还是北京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一年四季的南北方果蔬随时选购,敞开了供应。国家经济发展如此之快,让我们这些经历了时代变迁的人,当真是恍如隔世。




 
  最浪漫的地名——半步桥
 
  半步桥的得名也和菜园有关。
 
  半步桥应形成于民国年间,因其地原有一短小石板桥而得名。半步桥一带多沟渠、菜地,为方便灌溉,菜农们在沟渠上架一石板,当桥使用,因其短小,故称“半步桥”,后遂成地名,叫半步桥街。小石桥,说白了就是水渠的盖板。这可能是白纸坊最浪漫的地名了,可以媲美地安门外的“百花深处”。
 
  桥的位置,当在白纸坊东街16号楼群后的小白楼附近。1949年后,因这里位于里仁街东西两侧,又改称里仁街。1965年,将附近的毛家胡同并......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