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喀纳斯 鸟飞花影
作者:文·图/朱敬恩
来源:旅游杂志社
发布时间:2021-10-08 16:23

尽管纯粹从景观角度看,喀纳斯五彩斑斓的秋色才是最美的,但是夏季的喀纳斯拥有无限的活力。每年的6-8月份,喀纳斯景区内肆意绽放的花儿和野生动物随处可见。这里还住着图瓦人,他们既固守着自己的传统,又与附近的哈萨克族的文化相交融。

 


小木屋的夜

 

喀纳斯里的小木屋住着很舒服,图瓦人的院子里到处都是花,女主人信手摘了一把插在杯子里,红的、粉的、紫的,煞是好看。放到门廊下的木桌上,我们就拥有了一个漂亮的小茶台。大家饮着茶,享受着新疆之旅难得的休憩时光,悠悠地等到日落时分,近百只小嘴乌鸦忽然飞来,盘旋着,占满天空,让所有人惊呼。我们在想:明天起个大早去看鸟还是今晚先来个夜观呢?你知道的,面对大自然里神奇的一切,我们很贪心,我们都想要!

 


夜色下的山峦与月光是相恋千万年的情人,彼此只需默默相望便可互诉衷肠。星空因此有些隐约,但地上的花儿在我们的手电光之下尤其醒目,当所有的目光都汇集在一处时,白天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全都被发现。唯一遗憾的是,睡一觉就又都忘记了。这里的夜太过安静,唯有鸟鸣能将我们唤醒。

 


天空还是鱼肚白,空气里流淌着极薄的雾气,昨夜在山坡上吃草的马匹今早已经爬上了另一片山坡。牧马人起得比我们还要早,也比我们帅,不仅仅是因为他骑着马。图瓦人是蒙古族的分支,然而在喀纳斯的图瓦人受哈萨克族的文化影响更深,除了普通话外,日常大多讲哈萨克语。不过蒙古族独有的呼麦并没有在他们的生活里消失,当牧马人忽然发出犹如大提琴低音部颤动的声音之后,那种帅气,简直可以在草原上召唤出神明。

 


鸟飞兽游

 

突见森林里有一只长嘴的鸟儿忽地飞起又降落。这种地方,这种海拔,这种模样,不是孤沙锥就是林沙锥,当然,较为常见的丘鹬也有可能。我希望是林沙锥,因为还没见过。不过理性告诉我,一个人的运气通常不会那么好——别人在海拔4000米杳无人烟的地方才能看到的鸟,我头天下午喝着茶,晚上吃着烤羊肉喝着大乌苏,今天早晨散散步就看到了?世间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嘛!神秘的鸟儿又惊飞了一次,此时阳光已经斜照进森林,尽管它只飞了两三秒钟便一头“栽落”,也足以排除是头部有横纹的丘鹬,更不是林沙锥,而是我曾在秦岭见过的孤沙锥。没错,停下来笨笨肥肥的,动起来沉甸甸的却依然是个机灵鬼。

 


似乎这附近已经没有什么鸟儿可以打动我的心了。上一次在喀纳斯足足看了两天的鸟,歌声甜美又好看的圃鹀、调皮的暗绿柳莺、吵死人的叽喳柳莺、拼命刷存在感的星鸦等等,都还在这片大山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但是当我走出森林,面对一汪碧水之上,大天鹅一家三口正在轻轻游弋时,我的心还是稍微颤抖了一下,感觉周遭的一切都为了凸显它们的优雅而保持寂静,就连身后森林里的鸟鸣也都是在为它们礼赞。它们仿佛是步入宫廷舞会的王室成员,众人情不自禁地默默颔首行礼;鹊鸭们也纷纷潜入水中,然后在它们前面浮出水面,像是一群引路的保镖。

 


阳光扑进水面,一瞬间金光跃动,舞会开始了。栗臀䴓在湖边的树枝上跳起小狐步舞,偶尔抬一下翅膀,露出胁部的锈红色。资料上说这里没有栗臀䴓的分布,看来大自然总会有些例外。衣着华丽的普通朱雀、赤胸朱顶雀也纷纷下场,牵起阳光的手飞旋起来。喀纳斯湖里有没有水怪我不清楚,但湖边确实有怪兽——美洲水鼬(水貂、美洲水貂)。听名字就知道小家伙的老家在北美,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其实,作为皮毛养殖的对象,美洲水鼬早已引进欧洲和亚洲北方多年,少不了有放生的和逃逸的。这些重获自由又极其敏捷和聪明的小家伙很快就在“新大陆”定居下来,喀纳斯湖里丰富的鱼类资源更是成了它们在此定居的理由。

 


我们在湖边木栈道上散步,这只除了下颌发白,浑身黝黑的美洲水鼬就在栈道下和浅水区依着岸边来回搜寻食物,一会儿钻到水里,一会儿又冒出来,身子一抖,皮毛上的水珠就都散了。我们的出现有点扰乱了它捕食的节奏,它钻出水面用萌得让人心软的眼神看了我们几次之后,消失在一处湖边树根的洞穴里。能在大白天看到美洲水鼬是令人兴奋的事,它可是夜性为主的动物,估计它也没想到会在大清早遇见人类。别以为美洲水鼬只会游泳和潜水,它同样是攀树的高手,所以记住了,下次你若到了喀纳斯湖边,听到森林里的动静时,不一定都是松鼠,也可能是它们哦。喀纳斯湖很深,湖面平静如镜。但是到了出水口忽然之间就变得汹涌起来,很多游客选择了这里的漂流项目寻找刺激,我们则一如既往避开人群,在湖边小路上寻找着属于我们的小乐趣。

 


一株云杉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倒了,枯死的树干横躺在湖面上,没有人来清理,这是无比正确的选择。丛林里的倒木让出阳光,朽木在真菌和昆虫的作用下重归大地,成为新生命开始的地方,湖边的倒木虽二级重点保护的植物就一定要端着、拿捏着呢,人家就是喜欢“装嫩”不可以么?

 


还有松下兰,分明就是用黄水晶雕琢而成,剔透喜人。不过名字里有“兰”,松下兰却不是“兰”,而是鹿蹄草科水晶兰属的腐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松下兰分布广泛,但并不容易见。眼前的它还没有完全绽放,低着头,花骨朵蜷缩在一起,仿佛就在等待你上前吹上一口气,它就会“嘭”一声朝着你盛开。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既不是中国上古传说里的山鬼,也不是西方童话里的森林精灵,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类,没有什么神奇的法力……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