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屏障,闽粤咽喉”南澳岛屿群如珍珠般镶嵌在天海之间。北回归线穿越而过,南澳岛是广东第一缕阳光到达的地方。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百舸待航,海上互市,人间悲喜,南澳岛山山水水的皱褶里掩藏着悠久的海防文化,这处鲜为人知的海上秘境,值得我们去深度感知。
跨海大桥到南澳
南澳岛是广东省第一大海岛,它既是一个岛又是一个县,由一座宏伟的现代化跨海大桥连接到汕头。我们的车行上南澳大桥,环视左右,目之所及皆是蔚蓝的海水和邈远的天空,仿佛腾云踏浪于碧波之上,桥上远望,渐渐拉近距离的南澳岛,绿水青山,非常美丽。
这座全长11公里多的南澳大桥,犹如一条飘在海面上的绸带,十分壮观。听同行的当地朋友说,跨海大桥未建之前,岛上的交通可没这么便利,需要乘舟船跨海而来。早期是木船,后来是机动船,一旦遇到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上岛下岛都无法成行。随着2015年南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天堑变成了通途,这个依赖轮渡的海岛渐渐显出真容为人所知,并很快成为了旅游休闲的宝地。
大桥的终点,是南澳一个古渡口,现辟为启航广场。最先看到的是渡口内矗立的一座圆形灯塔,塔身通体红色,烟波浩瀚间,它像巨人巍然屹立在海岸。灯塔对人们内心深处不仅意味着指引,更意味着希望。它依水而立,照亮平安,引船于孤岛岬角险峻之处,救人于惊涛骇浪无助之时,记录着人类“耕海牧渔,拓海而荣”的航海历史。站在灯塔旁极目远眺,碧波万顷、海天一色、舟楫掠过、波纹荡漾、鸥群飞翔。
正值夕阳开始徐徐落下,海岸公路上空飞霞成绮,我们一行披着金晖来到南澳,西斜而下的阳光温暖着整条整洁的道路,一辆辆穿梭的车自由驰骋,此情此景,宛若仙境。环岛公路呈现出斗折蛇形的态势,时而行驶在山间,时而行驶在海边,沿途所见,或绵软金黄的沙滩,或碧水相伴的海湾,或凭海临风的亭台,或远山苍翠的公园,还有山上如林般的风车,上接万仞云空,下连千里沧海,美不胜收。
海防前线话沧桑
南澳岛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要津,也是闻名遐迩的海上古战场。在3000多年前,南澳岛就有人类生活,岛上的居民是古越族的一支。因扼守闽粤航路的优越地理位置,戚继光、俞大猷、郑成功、刘永福等民族英雄先后在这里写下了抗击外来侵略的不朽篇章。
要深入了解南澳岛的历史,总兵府是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踏入总兵府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前还摆着遗存下来的8000斤、6000斤土炮各一尊,右侧院墙上镶嵌着23块历代南澳保存的古碑,其中有极具历史文物价值的中国最早港务约法、税务碑等。威严英气的郑成功石质雕像背倚两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榕树,其中一棵树称“招兵树”,围达14米,已有400多年的树龄,据说明朝末年郑成功曾在树下讲演,招兵去收复台湾。
总兵府的主体建筑是庄严威武的帅堂,堂内陈列着南澳岛设防分布图、南澳总兵府重建模型等。此外,府中设有的南澳总兵史料陈列室里,还有介绍南澳岛驻防历史的资料与物件。
这座最初建于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的总兵府,至清末共有176任总兵、副总兵在此驻守,在他们的带领下,兴建了南澳城、总镇府、雄关镇、猎屿铳城、长尾山炮台等军事设施。近万名水师、近千门火炮、数十座炮台、数百艘航船成为肆意袭扰东南沿海的倭寇、海盗的克星。硝烟散去,历史不能忘却,一代代守卫将士为国家的海防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全国唯一的海岛总兵府,练武场、招兵树、碑廊、帅堂等一处处历史古迹向游人诉说着南澳岛千年来的海防战事。是啊,为了抵御外侵,南澳岛军民英勇抗击,才得以让这片祖国的土地如此富饶美丽。
在总兵府里还能看到一方矗立的闽粤界碑,石碑前安放着一方青石,雕刻有南澳地形,岛东属福建,岛西广东辖,分界线正好落在总兵府正中轴。府外还有一条闽粤街,今天依旧能看到明清遗存古居,以及历代经营海产品的老商户,老人不时地说起往事。当时岛属闽粤共辖,因而学子们可参加两省的科举考试,享受一岛分两省的特殊优待。
古老的南澳岛上,还有众多的历史遗址,有东南沿海的海防遗存雄镇关,有明代大海盗吴平的藏宝地金银岛,有“海上互市之地”的见证“南澳1号”古沉船遗址,还有一处位于南澳岛东南海滩的重要文化遗址宋井。宋代东南海上交通繁荣,南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可供补给淡水的井泉而成为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位于云澳镇的这口宋井寄托了人们对那个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怀念。
如今,井水甘甜不改,传说已渐遥远,站在井畔远望,海天苍茫,“南澳1号”沉船标志物隐隐可见,那里应该是海上丝路的航线所在。遥想当年,千舸万艘,风帆翩翩,南来北往,是一派何等的繁荣景象。今天,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又给南澳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古老的宋井又将见证这个作为海上丝路重要节点的海岛,迎接它的新辉煌。
北回归线迎日出
青澳湾在南澳岛的最东端,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最独特的是地理位置,在这里南海与东海交汇,北回归线从海湾穿越而过。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最北界线,也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在北回归线正对处,北回归线标志塔“自然之门”规模宏大,两根石柱托起一个象征着地球的巨大钢球,它中间有一个小孔,据说夏至时站在小孔下见不到自己的影子。“自然之门”下,一滩青澳湾,半条留在温带,半条已走进了亚热带。
也有人把青澳湾称为“东方夏威夷”,湾口朝东南,湾弧似新月,海面如平湖,碧海连蓝天,群礁、小岛屹立湾口左右巧作屏障,鬼斧神工地筑就宽广的海湾湖面。金黄柔软的沙湾坡度平缓,沙质洁净,横向绵延2400多米,纵向一直延伸至水下百米以外,环抱海湾的是纵深百米的防风林带,成排成片的木麻黄树循着弧形沙滩蔓延开去。
青澳湾背倚险峻高山,四季林木郁郁葱葱,连同晶莹金黄的沙湾、湛蓝透亮的海水,形成了分明的立体层次,开阔、僻静、优美,是中国沿海少见的浅海湾。这里可以弄潮扬波,踏浪飞舟,享受青澳湾的活力动感;可以置身大海怀抱,亲近自然,感受青澳湾的水清沙幼;还可以脚踏木栈道,漫步至海之梦观海长廊,远眺回望整个青澳湾!海浪、沙滩、林带,以及林中新筑的各式亭台楼阁,构成了色彩斑斓的海市蜃楼图景,在我心里,青澳湾较之夏威夷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横卧在北回归线上的青澳湾,还是广东省最先看到日出的地方。我们一行当晚入住在青澳湾的海滨酒店,为的就是清晨观日出,这是青澳湾的又一奇景。
天刚蒙蒙亮,我们就来到海滩上,极目苍穹,水汽蒸腾的薄雾像纱丽一样覆盖在海面上,微风轻抚,纱丽缠卷仿佛不愿脱离水面,清风与柔纱的纠缠,青紫的流光与米色的底衬重重叠叠,渐渐显出薄雾的多彩。海天相连处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天光破晓的一刻来临了。层层云海被染得橙红鲜亮,光影倒映水面,波光粼粼,犹如一幅美丽的油画。宽阔的海滩上满是晶莹、细小的沙子,一脚踏上去,就像踩上松软、舒适的地毯。欣喜的人们迎着阳光,吹着海风,在沙滩上欢快地奔跑着,海浪不停地拍打着冲到脚下,凉爽舒适,这一刻所有的世俗烦恼早已随风消逝。日出而始,日落而终,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景色,很容易让人忽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