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木梨硔 栖落云深处
作者:文·图/刘东梅
来源:旅游杂志社
发布时间:2021-12-03 19:27

因了一张偶然看到的照片,我惊讶好奇于这座“天空之城”,恰似苏轼笔下的“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木梨硔,连名字都如此好听。执念于这方山云相间的层叠交错,它自然成了此次寻访皖南古村的首站。



乘高铁到黄山北站。一下车,扑面的风裹着润泽又和暖的气息,熟悉而舒朗。北站有多家租车公司的提车点,手续办理便捷,前后半小时就全部完成。车出市区,朝休宁县方向行驶,无论高速还是县道基本畅通无阻,只是最后几公里弯多道窄,加之土路颠簸,要格外谨慎。全程50多公里,1个半小时后抵达半山腰的停车场。没料到此时大雨突如其来,我躲在车里,满耳急促的敲打声,听得人心直发凉又奈何不得。



古村人家


从车场到木梨硔,要老老实实往上步行800多级台阶,这是进村的唯一通道。湿漉漉的青石路溜滑,好在天空明澈。抬眼处,两旁的植被繁盛碧翠,杉树、楠竹尤为峭拔葱郁、蓬盎然;远眺,四周青山如黛,层级分明。边走边和随行的当地人有一搭无一搭闲聊,他说,今天下了雨,明早肯定能看到云海。



约摸20分钟后,看到了写着“木梨硔”的简易木门。进村没几步便是订的客栈了,正好在把角的位置。两层的老宅子,楼前有一个还算宽敞的平台,两把墨绿色大伞下整齐地摆着桌椅。踩着嘎吱作响陡窄的梯子上楼,推开门,才发现这完全是一根根杉木拼接而成的房子,典型性森林系。房间不大却有一个大大的窗户,这就是所谓的推开窗就能看云海吧。



这个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建起的村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整个村有50多户,160多人,以詹、洪姓为主。客栈主人姓詹,生于斯长于斯,健谈又温文尔雅。他说大学毕业后就回家创业开民宿,老屋的一层自家用,二层是后来翻新的,共有3间客房,30米外还有一栋两层的民宿也是他家的。山上建房比想象的更难,所有原材料都要从山下肩挑背扛上来。而贯穿在设计理念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方设法要让客人在家“躺平”就能看云海。人性化的经营策略,打造出了村里数一数二的民宿。



看天色转晴,我迫不及待想去村里转转。主人说,可以先点好菜,转完回来正好吃。见正屋一侧辟出一部分作厨房,一大张菜谱直接贴墙上,首选肯定是土鸡汤了。这里放养的高山鸡,只要清水炖,起锅加盐,不放别的任何调料,是真正的原汁原味。出门左行,发现这一排农家大都开有民宿。踩着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漫无目的穿梭在狭窄幽深的小巷。有的老屋墙面已斑驳朽毁,挂着“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的牌子,写有房主的名字。现已无人居住,但并不妨碍墙角和房檐上自然生长的植物葳蕤生香,沧桑与生机在这里毫不冲突。



无意间抬头,发现天空竟骤现晚霞。我风风火火地朝高处跑,七拐八弯,遇见好心村民指点,寻得一处无遮挡的坝子。日落千峰上,霞辉万云间,柔美光影映衬下的古村在静谧中又融入了朗润生动。暮色四合。村里没有路灯,村民大都不闭户,坐在家里安静地看着电视,从敞着的门开着的窗投射出些许光亮。



回到客栈,在平台上喝着鸡汤,此刻,云已在山间缓缓弥漫开来。


云海 与山共生



6点不到,晨光微熹,推窗望云,果真是升起来了。要看经典的云海袅绕的木梨硔全景,必须要到对面的山,那里有个观景台。昨天已经打听好了线路,主人还贴心给了示意图。赶紧出门,向东一路疾行,走完村子,往右下堤坝,过一小水库,再顺着右边的草间小道步行几分钟就是了。



目之所及,惊叹不已。静伫的木梨硔背依巍峨叠翠绵亘起伏的群山,苍茫云海恰好缥缈缱绻于山间,和远山呼应的前景是繁茂摇曳的青林翠竹。有时,见矮一些的山只露出尖尖头,但木梨硔一览无遗傲然其间。整个村子分三级,自东向西从高到低排列,尽头是规划极好井然有序的半环状层层秧田菜地。间或投下的晨曦轻柔地斜打在这家屋顶那家房檐上,只要有了光就有了温暖,古村也渐次苏醒开来,这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就有了更多层次清晰的勾勒。



站在这里,听空山鸟语,看晨岚萦绕,拍多少片子都觉得不够。一对情侣带了无人机来航拍,循环往复飞了几圈,和他们一起看遥控器上的图像,俯瞰的视角完全不同,画面要立体许多,高纯度的白、或深或浅的绿簇拥着蜿蜒格局。也一定要从这个角度,才能显现出整个村庄呈骆驼形。转过身,发现观景台的后面竖了一块牌子,除了有木梨硔的简单介绍,竟然还有拍摄指导:光圈值9至12,感光度100。看到这里我不由得会心一笑。



山居日子


回到村里,站在制高点上望云海,自是又不同。山更近了,云更薄了,越过层层黛瓦,参差间多了人间烟火气。



这“最高一家”名副其实,是正儿八经挂牌的。也许正因如此,院落也打理得很用心。撞色木栅栏穿插而围,一堆堆木材整齐码放在墙角,长条老木凳立于一侧,门旁的植物、晾挂的衣服、檐悬的灯笼毫无违和感。村民正坐在院子一角吃着早饭呢,其实我就是站在他家的坝院里。这里似乎并没有什么公共用地,但凡空敞一些的都是村民自家前的一块地。



从上往下走,一阵敲敲打打的声音引我去看个究竟。见缝插针的地方不止一家在盖房子,山里人靠山吃山,就地取材,房屋多为砖木结构。不是想象中热火朝天的干活场景,只有一个工人正用斧头在劈架子上的木头,再划线并打磨。这里的房子没有徽派建筑中典型的马头墙,因为村子伏在海拔近千米的苦竹尖山脊上,常……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