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因佛而名,因水而盛。“佛堂”名,缘于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520 年)。天竺高僧达摩祖师云游东方传教,遭遇义乌江洪水泛滥,他投磬相助,磬入水化为渡船,解救了受困的百姓。人们为纪念达摩救世之恩,便在镇南云黄山下兴建了一座寺庙,也就是现在的双林寺。寺中有一楹联“佛光透彩传万代 堂烛生辉照四方”,“佛堂”取自上下联的第一字。
550年古香樟
传统梨膏糖店
佛堂古街
佛堂老街
佛堂,千年古镇,一个因水而商、因商而盛的地方,浙江四大古镇之一。当我轻轻走在那条总长2000余米的古街,踩在被时光打磨的青幽石板与鹅卵石上,看着入街口那棵在风雨岁月里饱经沧桑了550多年的苍翠香樟,它那沟壑纵深的宽大树皮,仿佛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在我眼前慢慢地舒展开来……
佛堂古街,无论是直街、商会街、盐埠头横街、浮桥头横街或者巷子里东西两条副街的街道上,两旁都是清一色的清、民国初期的建筑,街中商铺林立,真是没有辜负“清风商埠”这一美誉。
在古街的中部,有一座曾让佛堂人引以自豪的新华剧院,听说当初家喻户晓的吉林长春电影制片厂也在此处取景拍摄过,那时的新华剧院在人们心中风光无限。剧院在岁月的风雨侵蚀中已退出了辉煌的历史舞台,但也为小镇居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娱乐场地,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
在剧院旁边的转角处,是几处很有特色的古宅。古宅里圆形的大松木柱上,栩栩如生的木雕精美绝伦,展示了古镇民间艺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术。进入小巷人家,看见年迈的老人坐在门槛上惬意休憩。跨过高高的门槛,小庭院中间有一口小井,院子两边的走廊把前厅和正房大院连接起来,房与房之间多用木板隔开,雕梁画栋,门楼屋檐下是“年年有余、鱼跳龙门、五福齐全”等雕刻。我猜想当年主人一定是大户人家,要不哪来这样的闲情逸致?那翘楚天空的房脊与马头墙,摇摇晃晃地带我进入历史深处。
古民居苑水边民居
街上古典民居
气派古民居苑
手工烟店
特色铜器老店
在风轻云淡的季节,悠闲漫步在深深的庭院,一阵阵清柔的穿堂风,散发清香的花草,嘴里吃着小镇富有非遗特色的麦牙姜糖,这样的闲适生活多好。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街道上的古居多有后门,并与后街相通,这是房屋不小心着火后逃生的安全门。也有老人说,那个年代,儿女婚嫁多由父母做主,对那些敢于逃脱封建枷锁的有情人来说,这后门就是“幸福之门”。
走出古巷,在一座外观陈旧,标有义乌市佛堂供销社“思美商场”的大厦前,随行的土生土长佛堂人王老师无限感慨地说,80年代中他是该商场的领导,那时商场的经营销售达到了兴旺的顶峰,随着时代的变迁,商场逐渐跌落到清淡的低谷。
漫步在老街历经岁月百年沧桑的石板路上,看着街上那些陈旧的木瓦房老店铺里经营着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商品。有传统的打金店、竹木器、酒庄、小面馆、绸庄、蜂蜜店、中药店等,文具店的字号有三元、文光等,含有科举时代的吉兆,也有供销社时代遗留下来的五金百货店,还有服装店、美发厅,以及电玩店、咖啡店等新兴行当。特别是那传来阵阵飘香的现烤酥饼、东河肉饼、佛堂千张面、神仙鸡、上溪牛杂、义乌红塘芝麻糖等地方小吃,让人忍不住想去品尝。而当看到那石灰剥落的老墙上,“佛堂吴大成烟店”“佛堂百乐门”的巨幅广告上穿着旗袍的美女画时,心中感叹风华岁月的时光交错。
庭院深深
万善桥全貌
新华剧院
新建伏虎桥
徐侨名人馆
看到一家经历30余载春秋自制铜器的店铺,打造出的那些光面生辉的铜罐、铜壶、铜碗等工艺品,顿感生活的沉淀之美。穿梭在那幢民间文化礼堂和佛堂孝文化交流中心,那秀美的山水画,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以及美轮美奂的木雕、石雕工艺品等,不得不让我由衷地称赞佛堂人的才华。印象深刻的还有如家酒楼那香浓的自酿米酒,喝后则让人回味悠长。走在古街的街尾,我发现路旁也有一棵树牌上标明200余年的古香樟树,高高地伫立在那里。宛如与古街入口处那棵550余年的古香樟树一前一后遥相呼应,张开着巨大的枝桠,迎接远道而来的人们。
走过古街来到清幽的江边古河运埠头,连接行人上岸的石堤高长且光滑,江边石墩上是一个个曾经拴船的绳孔。那个年代,生活物资几乎都靠船运来解决,仿佛可以依稀感受到当时码头热闹的叫卖声、吆喝声和行船的鸣叫声。佛堂这段义乌江的古盐埠头,在建国前可逆水而上直达隔壁的东阳市巍山镇,顺水而下可抵达兰溪、杭州、常山等。据《义乌地理志》记载,民国末年,原浮桥上下游500多米的长堤岸,一入夜就桅杆林立,每天停泊江面的船只有500多艘,还不含各路竹筏,数以千计的船员上码头下馆子找旅馆住店。而那时佛堂河运码头也正是周边县邑农副产品和土特产的集散地,人们依仗义乌江的水运,把当地的土特产运到了佛堂。也把义乌的红糖、粮食、茶叶、蜜枣等满载销往各地,让很多宁、绍、徽的商人在佛堂生根落户。而解放前佛堂的茶楼酒肆、钱庄当铺、面料百货的殷实商贾多达400余家,外地人在佛堂经商者众多,有130多个移民姓氏,祖籍遍及周边20余个县和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因此佛堂古镇上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的闹元宵,其中就有条龙灯叫“百家姓”。佛堂,因水而盛。
义乌江面上,有着200余年历史的万善桥,是始建于清乾隆庚辰年(1760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成的古老浮桥。曾经完全由社会上的各界有识人士共同捐资,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经历了多次修葺。2017年11月28日,万善桥以全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两岸民众的生活更加安全便捷。
千百年来这里人才云集,与佛堂兴盛紧密相关的重要人物有:在中国佛教界享有盛誉的傅大士(佛堂双林寺始祖)、著名将领王彦超、抗倭名将陈大成、名儒徐侨、医圣徐行等。
行走在古韵悠悠的佛堂古镇,让我感知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Tips:
交通 :自驾 :上海 - 佛堂,甬金高速徐村 /义乌机场出口下,靠右进入徐村互通,往义乌西站 / 佛堂 / 赤岸反向左转进入佛堂大道,到达佛堂古镇 ; 杭州 - 佛堂,沪昆高速义乌 /东阳 /S103 出口下,靠右进入义乌互通立交桥,直行进入机场路,往环城西路方向靠右上凌云立交桥,再进入环城南路、佛堂大道,到达佛堂古镇。高铁 :上海 - 义乌。汽车 :杭州 - 佛堂,车费 60 元。
美食:白切羊肉、千张拉面、烤饺、神仙鸡、尾巴汤圆、牛杂汤、酥饼、麦芽糖、红糖姜糖、丹溪红曲酒
周边景点 :东阳横店影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