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慕之冬魂 . 长城一夜胭脂减 人间泼素百色疏
作者:文/高爽 图/怀柔摄影家协会 北京市慕田峪长城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4-08 14:43


冬季的北京旅游区从来是萧瑟的,似乎每个自然景观都相对乏善可陈。唯有一个地方,即便在冬季,也会让人产生无限的豪情与诗意,那就是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从来不会人山人海,冬季则更加空旷。没有了热闹的吵嚷,那一声细嫩的猫叫便显得格外惹人注意。

慕田峪长城的猫咪数量很多,大概可以塞满好几个猫咖。不同于别处那般养尊处优,这里的猫咪尽管一样娇憨可爱,但它们更是当之无愧的戍边军团,在风雪中穿行,在山林间飞跃,在长城顶端遥望山川四野。

在游客比较多的时候,这些猫咪很少扎堆人群,常常要大家去用食物逗引,才能惹得毛茸茸的它们围绕簇拥。反而是人烟稀少的冬日,这些猫儿都大大方方地来到人们面前,若是这只猫性格温柔,它便直接在你面前躺下,将柔软洁净的肚皮展示给你。阳光和暖,宁静惬意的假日里,这是来自长城深处的治愈。

冬天的长城,周边喧嚣了三的草木一下子静了下来,于是此时的长城便格外耀眼,格外让人专注。

长城的冬季,也是最让我听到它本身声音的时节。


18号敌台里,我看见南墙上镶嵌着一块石匾,这是历史上慕田峪关管辖的西端界线。今天天气晴朗,站在这里向市区远眺,高耸的中国尊清晰可见。这实在是一个万分奇特的画面,一个在群山里,一个在市中心,海拔相近的两大古今建筑隔着50公里遥遥相望。我难掩激动地记录下这个景象,于我来说,这不仅是两个建筑的相会,更是历史与现代最和谐的共存与碰撞。只要是晴天,这个同框四季皆可得,但唯有在一个空旷的冬日,四野万物低伏,阒无声息,这两个建筑方是视界的中心。我只需屏息凝望,便能感受到来自大地深处那跨越了600余年的对话,就在我耳边轻轻回响。

此时此刻,我眺望着长城上空寂的砖石与城墙,那些厮杀的惨烈和思乡的呜咽如狂潮般向我涌来,但当我惊惶地回首四望,这里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冬日。于是我不再惊惶,但却无法不陷入深深的遗憾与向往。

晴日的长城让人留恋,但雪中的长城永远拥有着最吸引人的独特魅力。

每逢落雪,游人便会纷至沓来,专程来感受一朝万里玉砌的浪漫,我也不例外。长城寒冬的清萧全然蜕变,化为举世难寻的冰雪仙境,而我所到之处,都能听到来往游客情不自禁地赞叹。



站在高处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尽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劲翠的苍松缀满茸羽,沧桑的砖石落上白霜。慕田峪的长城十分蜿蜒秀美,在冰雪的衬托下,宛如一条飘扬的丝带,丝带周围,晶莹的树挂在阳光下闪烁,让人心醉神迷。600余年的风霜寂寞在呼呼北风中吟诵,唯有在这里,才能最尽兴地感受这份雪白的苍茫与浪漫。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我私藏的地方。每一次造访雪中长城,我都不会急着赶到长城上。我总会在下了摆渡车后,到长城酒店和翼松楼餐厅周围徘徊一会儿。这里的建筑古色古香,石阶长亭,飞檐临山,红红的灯笼在小路旁摇曳。当它们都落上白雪,便显出一种别有洞天的静谧。登上小亭远眺不远处的山崖积雪,这是只有冬天才能领略的水墨盛景。

在长城上,常常能看到乌鸦伸展着极长的漆黑翅膀在长城上空翱翔,若是赶上飞鸿踏雪的景象,则更让人心驰神往。

我在慕田峪没有见过鹰隼,因此每当我看着乌鸦在空中滑翔的姿态,都忍不住遐想一番箭扣长城鹰飞倒仰的奇绝与惊险,而我独爱这里雪天的美。


素闻长城之险在慕田峪,慕田峪之险在箭扣,慕田峪长城向西过了牛犄角边、正北楼、油篓顶之后,有一段长城,远看形状犹如一张仰放的弓,最低山口处就像射箭拉弦时手握的扣,这段长城被誉为中国长城上的香格里拉,是鬼斧神工的天然屏障,其中尤以鹰飞倒仰最为著名,这里峭壁尖峰状如鹰嘴倒立,嵯峨凌峭,山高风疾,据说老鹰飞到这里都会被吹得身翻倒仰。

到过箭扣的摄影师给我分享他的摄影,远看,山舞银蛇,万里苍茫;近看,琼枝粉华,碧玉飞花。白练飒飒,烟雪纷纷,美得能轻易夺去人的呼吸。只是现在箭扣长城还未开放,待来日迎来它怀抱展开,我一定第一个踏上它的砖石,将那至险至绝的美景用呼吸感知,以双眼膜拜。


黄永玉曾在《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中写道 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爱上他了。但更多人就像我一样,还未意识到爱意的深刻,便先践行了离别的痛楚。这是我告别慕田峪长城时最大的感受,但并不是唯一的想法,因为此时我的心中还萦绕着余光中的诗 比屈原更长,苏武更远,这一块一块专疗的古方,只一帖便愈。

Tips

即使下雪长城上也会有工作人员持续扫雪,因此不必太担心脚滑。但仍要小心脚下,穿防滑性好一些的鞋。

如果是坐公交车来,要提前确认公交车是否正常通行,雪太大的时候可能会停驶。

11 15 -3 15 日景区实行淡季作息,上午 9 点开门,下午 16:30 闭园,大家要规划好时间。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