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山脉中有无数深沟峡谷,景致却各不相同,说“一道沟壑一番风景,一个村寨一种风情”绝不是夸张。行走天山刺激了我们的想象力,也提高着我们的期望值,那种欲望爆棚却从未失望过的幸福感,无欲无求的人是不可能体会得到的。
琼库什台是一个“隐藏”在天山深处的哈萨克族小村,仅有的300户人家以放牧为生,以其古朴的生活方式和就地取材的居屋特色成为有名的历史文化村。为了方便牧民出入,近年政府为他们修建了一条通往山外的道路,这条翻过三座雪线以上的高峰,跨过深若百尺的鳄鱼湾,全长90公里的山路,就是被人们誉为处处惊险处处景的“九曲十八弯”。
当我们攀上第一座峰顶时,视野骤然开阔,一座很大的观景平台几乎探出了悬崖。我手扶栏杆向下俯望,立刻产生了晕眩。大山被天斧一劈到底,两边的百丈崖壁笔直地坠下山涧,凌厉的斧痕历历在目,经年累月,横生的灌木在崖壁上张牙舞爪,更增添了山势的奇诡与险峻。但让人不解的是,劈落的乱石不知了去向。谷底窄而平缓,却是一色的黄沙漫地,一条鳄鱼状的白水河蜿蜒而来,那鳄头、鳄鳞、鳄尾……竟是惟妙惟肖。河水哗哗的声音让百米崖上的我们都听得清晰入耳。鳄鱼是迟缓与沉默的动物,但深谷中的白水河却是一条既欢脱又会唱歌的“鳄鱼”。
离开鳄鱼谷,仅仅前行几百米,又是一处平台,此景与前番景致却是截然不同,看了第一眼就让很多人惊诧得捂住了嘴。眼前是数座起伏有致的山峦,重重叠叠如波浪一般。山上覆盖着绒绒的草毯,竟柔弱得没有了一丝棱角,这就是著名的“人体草原”。那优美细腻的曲线当然属于女性,而且有数十位“女神”以最自然的姿态或坐或卧于巨大的山谷,怎不令人瞠目结舌。一个侧卧的腰际,一条下垂的手臂,两峰高耸的酥胸,一双微曲的秀腿,更有那俯卧的美人腰,把人的视线沿着若隐若现的脊沟引向远方……千姿百态,自然洒脱。侧逆的阳光铺洒下来,为每一条曲线披上光晕,更加迷人……
第二座高山虽也是一路攀爬,却没有那么险了,大家都放松了一些。越走海拔越高,气温不断下降。6月了,山顶的雪还没化,冰舌在云雾中吞吐,贪婪地伸向已经绿茵茵的山坡。野花不甘寂寞地钻出来,星星点点地连成一片,满坡都很欣欣向荣。前面有个驿站,依山搭建了几座哈萨克族的大毡房,这是沿途仅有的宿营地了,我们要安顿好今晚的食宿再往前走。山上烤肉的哈萨克族小伙儿连吆喝带唱,烤肉的香气随风飘来,我气喘吁吁地往山上爬去。新鲜的大块羊肉用大铁签子串着,透着那么豪气。小伙手里麻利地翻烤着肉串,待辣椒面、孜然撒上去,青烟带出的香味让人立刻忍不住地吞咽口水。 我买了十大串,几个人馕饼就着烤肉吃得那叫一个香。
汽车开到沟底就到了琼库什台的村口,这已算深山老林了,没修好这条路之前,很多老哈萨克族人一辈子也没出过山。
曾几何时,牧民们总是追逐着水草游荡,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大约100年前,一支哈萨克族部落走到了琼库什台,这山高林密、水草丰美的地方让牛羊流连忘返,也让牧人们停下了脚步。天长日久,帐篷与毡房敌不住这里的潮湿与阴冷。老哈萨克族人便就地取材,开始用松木搭建住屋。我们走进村里,看到所有的房子基本是用整根原木搭建的,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从未住过房子的牧民竟无师自通地使用了鲁班传下来的掏、榫、拱等绝技,使得房屋十分坚固好看。而在棚圈部分却连树皮都没有剥离,又保持了原生的状态。小木屋大大改善了牧民的生活,让他们就此安顿下来,小木屋也是哈萨克族人从游牧走向定居的见证。经过百年休养生息,这一支牧民部落人畜兴旺,已经发展为今天300户人家2000多人口的村庄了。由于松木云杉木质坚硬,经久耐用,这些百年的木造建筑群也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九曲十八弯”到琼库什台村已经结束,从沟底攀上第三座山只有一条很窄的马道,来者基本都放弃了继续前行。只有少数驾驶高手会接着往上攀爬,我们的司机自认属于高手序列,大家本着“车到无路方可停,人不登顶非好汉”的原则,哪里肯不去。这座山完全是一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我们的越野车在森林中穿行,在草坡上颠簸,在岩缝中蹒跚,在悬崖边挪蹭。我们追寻着牧马人的足迹,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享受着原始的风光,也让自己的心情撒着花儿。
车开到山顶,也开到了云端,一棵参天的巨松下,有一间小木屋,白云就在栅栏边游动,似乎伸手就能抓到,那感觉太神奇了。我们在这里终于可以俯瞰琼库什台的全景了。而看了那一眼,我才明白百年前的哈萨克族人为什么会在这里停住游牧的脚步了。四面的高山被全方位覆盖的雪松与云杉染成墨绿色,那墨绿的四野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块黄金盆地,一条翡翠色的河流环护在这盆地周围,而数百间小木屋就错落在这块宝地之上。村落周围是无边的牧场和密布的溪流。天刚过午,牛羊已经吃饱喝足趴在阴凉处歇晌了。琼库什台的自然条件实在太得天独厚了。
太阳西斜,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也为万物涂上金红的颜色。我们站在草坡上,目送着又一个辉煌的傍晚。太阳下山后努力把最后的一抹艳红返照在东边的雪山上,形成令人感动的日照金山。天光发蓝,明月当值,取暖器把小木屋烘得暖意洋洋,伴着天山的虫鸣与哈萨克族悠扬的歌声,我们无梦地入眠。
Tips:
琼库什台是天山北麓尚未开发的哈萨克族自然村,进山前往只有号称“九曲十八弯”的一条路,道路非常窄,限行七座以下的车辆。由于山中驿站有限,接待不了更多住客,游人往往当天往返。如果留宿需提前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