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巧手绝艺现“荣华” 北京绒花(绒鸟)制作技艺
作者:文·图 / 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来源:《旅游》杂志
发布时间:2022-07-01 20:06


北京绒花(绒鸟)是北京蚕丝绒制品的概称,由于成品中鸡禽类品种在丝绒制品中占的比重较大,所以北京的丝绒工艺品行业统称为绒鸟行业。

蝶恋花


挂饰-蜕变

挂饰-冬梅

民间凡逢喜庆佳节,敬香朝神之季,妇女老幼一般都要在花摊儿上买几枝绒花戴回家。男人把花插在帽檐、帽缝间,女人则别在胸前或插在头上以示吉祥,并且每个节日,所戴之绒花各有说道 :如春节时人们必买红蝙蝠”,称为“戴福还家”,“三仙聚宝”象征长寿多福称心如意,以及百合花、柿子、莲花、喜字等形状的绒花称作“百世连喜”,象征好日子连绵不断等。端午节则要买“五毒葫芦”,据说葫芦可以收五毒,把它挂在床头可以辟邪化吉。还有“艾叶儿虎”,在碧绿的艾叶儿上,缀挂着两粒红红的樱桃,趴着一只口衔五毒的小老虎。妇女们用彩线穿上,悬挂在头上或系在小孩的背上,即民间所说“五月五,彩线系虎,避瘟疫、不得病。”

据史籍及出土遗存考证,采用桑蚕丝制作手工艺品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大约 1700 年前的魏晋时代。那时的绒花只是简单的头花,妇女们装饰到头上,作为美的展现。到了唐代,这种绒花达到了相当高的技艺,每逢立春时节,唐中宗李显就会令侍臣从内宫取出“彩花”赏赐后宫姬妃,以喜迎新春。

明朝末年至清康熙、乾隆年间,绒、绢、纸花盛行。《旧京文物略》载:彼时旗汉妇女戴花成为风习,其中尤以梳旗头妇女最喜欢色彩鲜艳、花样新奇的人造花。”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清代帝后们在婚礼时佩戴的各式绒花。因为绒花是“荣华”的谐音,佩戴绒花寓意富贵荣华。戴花从宫中传到民间,《燕京岁时记》记载 :“京师梦春三月,儿女多剪彩为花或草虫之类插首。”朝野官俗刺激了绒花的生产,北京的花市大街形成了绒花、绢花、纸花的生产基地和市场。每逢庙会,在出售绒花的摊位上,都会挤满香客游人。“花市”也由此得名。

拴拍子

剪拍子


对条儿

搓条儿

绒花(绒鸟)是具有鲜明北京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影响深远。在北京地方风情的图书中多有描述,如《旧都文物略》《光绪都门杂咏》《燕都丛考》等史书中都有记载。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也谈到过绒花。鲁迅著名短篇 《在酒楼上》 也写到了吕纬甫为其母亲购买绒花的场景,以及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也描述了虎妞结婚时头戴凤冠和上集市购买绒花的场景。

2009年,北京绒花(绒鸟)制作技艺入选了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北京绒花(绒鸟)制品造型优美,色彩鲜艳,纹样清晰,工艺精致,工序繁杂。一件绒制品要经过炼绒、漂白、染色、砰丝、批排子、拴排子、剪排子、对排子、挫条、刹形、熨烫、组装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其造型又全凭艺人脑海中的画稿而定,其设计创意凭艺人想象,随时变化,所以制成的作品没有完全一样的。北京的蚕丝绒手工艺三百多年的产品沿革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仅为绒饰头花,第二阶段出现了鸟虫等案头小品,第三个阶段出现了绒制挂屏,第四个阶段进入了品位极高的绒制景物。

复刻故宫绒花

刹活儿

复刻绒花

攒活儿

制作绒花绒鸟的主要原料有 :蚕丝、细铜丝 ;主要工具有 :火炉子、大小剪子、大小钳子、熨斗、凳子、挑杆、夹子、夹棍、刷子、搓板、对活板、针蓖子等。

北京花行的艺人们曾于清康熙年间成立行会,规定在每年阴历三月二十四,为花行的全体艺人聚会的日子。这种行规一直沿袭到1949年前夕,在北京朝阳门外的东岳庙有一块铁碑,记载了行会的历史。

1954年,政府将花行的手工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绒绢纸花社。 随着时代的变迁,旧时妇女为了吉利而佩戴绒花的数量逐年减少,采用绒鸟来装点生活的需求量逐步加大,深受群众的欢迎,销量日增。于是人们习惯性地用绒鸟称呼代替了绒花。为了适应需要,1958年北京花市大街的绒绢纸花社中的绒制品与北京第一绒兽鸟花社合并成立了北京绒鸟厂,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绒花(绒鸟)生产企业。20世纪末期,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该厂逐渐消失。绒花(绒鸟)的制作技艺由部分掌握经营的艺人们传承下来。

在绒花(绒鸟)的传承过程中,涌现出了多名技艺高超的代表人物。

蝶恋花

复刻故宫绒花

黔之驴

相伴

Tips

地址 : 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仙台村 386号 绒创斋(北京)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 13001072591

时间 :预约

渔翁

松鹤常青

浴火重生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