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地处黄河中游,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战斗了 13 个春秋,有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也是中华民族天下第一陵黄帝陵所在地,还有花木兰故居、壶口瀑布以及陕北民歌、安塞腰鼓等,在这块红色热土上看到多面的人文与自然呈现。
延安市内的革命旧址非常多,而且比较集中,都沿延河分布。宝塔山是革命圣地的象征,一定要临塔体验一下“双手搂定宝塔山”的真情实感。
宝塔山牌楼
延安花木兰故里花塬头村 袁志刚摄
黄陵轩辕庙全景 袁志刚摄
铁业社
延安革命纪念馆
这里红色氛围浓厚,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一个个修旧如旧的窑洞,曾经是当时的医院和学校,里面有许多延安时期的老照片,讲述着当年中国共产党人、军队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故事。抚摸宝塔青砖,令人心潮澎湃,漫步小道,看着“红色教育基地”牌子和一幅幅“不记初心 牢记使命”的宣传标牌,仿佛看到了先辈们的身影,延安时期艰苦岁月的画面不时在脑海里浮现。宝塔的旁边有一口明代铁钟,党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山上还有摩崖石刻群、碑林、摘星楼等古迹。
从宝塔山下来乘1路公交车,两站路就到了王家坪革命旧址。这里是延安时期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住过的地方。
延安革命纪念馆就在王家坪,馆前是个大广场,中央耸立着毛泽东青铜像。进到馆内,6个展厅分别展现了红军长征落脚点、延安精神发祥地、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定等6个单元。大量文物、照片,加上模型、雕塑等,生动再现了延安时期的艰苦岁月和辉煌伟业。
王家坪旧址附近有 8 路公交车,坐 3 站路就到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本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因党中央的到来而名扬中外。杨家岭在党的历史上有特殊意义,党的七大就是在这里的中央大礼堂召开的。
黄帝手植柏
黄帝脚印石
杨家岭七大会场
花木兰骑马石像
北京知青当年住过的窑洞
从这里坐16路公交车可以去枣园革命旧址,到了枣园才知道枣园因枣树多而得名。这里是当时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决策就是在书记处礼堂里作出的。枣园有
一段碎石路一直保留原貌,几十年没有修过,当年中央领导就是走在这条碎石路上领导了整风运动、大生产和中国革命。
宝塔山、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都已建设成了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基本上都保留了原样。景色秀丽,环境清幽,都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桥山的黄帝陵景区包括轩辕庙和黄帝陵园两大部分。庙前广场是由5000块鹅卵石铺成的,寓意中华上下5000年的辉煌历史。广场中央甬道镶嵌着八卦符号的五行石,右边的石块构成北斗七星状,左面的石块构成了28星宿。穿过甬道踏上轩辕桥,全长66米,寓意六六大顺;桥下的河叫沮河,古时称“姬水”。过了轩辕桥就是龙尾道,上95个台阶到轩辕庙山门,95个台阶象征黄帝九五之尊的地位。进了轩辕庙一眼就看到了巨大的黄帝手植柏,历经风吹雨打依然枝繁叶茂。前面是诚心亭,每个来祭祖的人到了这里,都要好好整理衣冠以表庄重。诚心亭前面的碑亭有毛泽东当年写的祭文。碑亭旁有一块黄帝脚印石,上面有一双62厘米长的巨大脚印,相传是黄帝踏过的印记。如果按照这个脚印计算,黄帝有3米多高,但是黄帝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有这么高,推测是后人根据遗迹把脚印做大的,以显示黄帝的尊贵。再往里走是人文初祖大殿,是早先祭祀黄帝的重要场所。后面就是轩辕殿,气势恢宏,四周无墙,由36根圆形花岗石围合而成,中间有个圆形天光,阳光可以直映殿内,取承天接地天圆地方之意。殿前广场有56面黄旗,代表了56个民族。现在这里每年举行公祭大典,台阶两侧有八件青铜器簋,广场两侧有九对青铜器鼎,八簋九鼎象征祭祀皇帝的最高礼仪。最北边分别放有闻天大鼓和龙腾大钟,2006年黄帝陵公祭大典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河水顺着十里龙槽奔向远方。
木兰祠石碑
北京知青当年住过的窑洞和用过的物件
壶口景区入口
枣园五大领袖塑像
穿过桥山神道,经过下马石、汉武仙台、棂星门,就是桥山之巅的黄帝陵寝了。陵前有祭亭,中间矗立着一面巨大石碑,碑上是郭沫若所书的“黄帝陵”。祭亭后面就是皇帝陵冢,呈半圆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比一层楼还要高,四周有砖墙围栏。相传轩辕皇帝就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因人们舍不得他,就从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宝剑等物埋在这里。后来人们又在陵寝的北边,修建了一座陵园的最高建筑龙驭阁,象征轩辕黄帝在这里驾龙升天。
1961年3月,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五百米宽的大黄河在这里骤然收缩成四五十米宽,顺着窄窄的十里龙槽又浩浩汤汤奔向远方。这里就是位于延安宜川县的黄河壶口,因黄河在这里犹如巨壶倾汤而得名。壶口作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标记早已名垂史册,在1990版的50元人民币上就能看到壶口瀑布的风采。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远眺黄河上游风平浪静,近看壶口却像黄龙卷沙翻江倒海。黄河水从顶部砸入深谷,激起万朵水花,咆哮之声震耳欲聋,甚至让人两腿发软。
壶口观瀑,有水底冒烟、彩桥通天、群龙戏浪、谷涧起雷四大景观,还有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豪情,“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威武与雄壮。但是,给人更多的感受是 :人是那么的渺小。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可是你知道吗?在延安万花山上有个花塬头村,相传这就是花木兰故里。现在已辟为一个景区,有木兰陵园,有花木兰练习骑马的古道遗址。
万花山也叫牡丹山。过了牌坊就算进了万花山,再往前走就是木兰陵园,陵园门楼不大,门口有一对石狮,整个陵园依山而建,肃穆典雅,共有四层。第一层立有两块石碑,刻着白居易的《戏题木兰花》和杜牧《题木兰庙》诗文;第二层有一大石碑,刻有舒同书的《木兰诗》全文;第三层有一块刻着“木兰祠”的石碑,为廖沫沙所书,碑的后面就是花木兰戎装巨型石雕,花木兰身披铠甲、左手握缰、右手执剑,威风凛凛,再现了花木兰的飒爽英姿;第四层为花木兰墓冢,立有“花将军之墓”石碑,看笔体也是舒同所书。有石阶可以上去,两旁分列石人、石马、石狮、石羊等,墓冢周围是雕有凤凰图案的青石栏杆,整个陵园庄严肃穆。相传战争胜利后花木兰回到家乡,一直居住在这里直到去世。
顺着山间小道一直往上走,走到山顶可以看到一块长条形的平地,也像一条古道,长约500米,宽约100米,相传这里就是当时花木兰苦练骑马的地方,俗称“跑马梁”。伫立跑马梁花木兰习马雕像前,仿佛看到了花木兰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英姿丰采,感受到花木兰爱国爱家、勇往直前的责任和担当。
轩辕殿里的圆形天光
延安万花山木兰习马梁 袁志刚摄
刘少奇枣园旧居
郭沫若所书的黄帝陵石碑
毛主席观花台石碑
在上山路上看到一块汉白玉石碑,上面写着“毛主席观花台”,说的是1939年5月的一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前来万花山赏牡丹、游跑马梁的故事。毛主席指出“这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我们一定管好它,待到全国解放后可以在这里修建公园。”
现在当地政府已在花源头村建起了民俗文化村,在万花山下修起了万花湖,碧水荡漾、游船穿梭、石桥卧波,景色优美,集人文和自然景观为一体。
梁家河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村,随着上世纪 60 年代末一批北京知青的到来,知识和汗水推动了山村的发展,后来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坐车到文安驿站下,左边是文安驿镇,这是一个古镇,已经有 1000多年的历史。右边有条沟,梁家河村就隐在这条狭长的沟道里。
知青窑洞是1970年村里为知青专门修的,一排6孔也叫知青院,院里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知青留下的磨房、代销点和生产工具。在这之前知青是分别住在另外几个窑洞里的,窑洞里至今保留着原样,有知青睡过的大炕,用过的被褥、碗筷等等,还有一些老照片。村部大院有个村史馆,分走进梁家河、民俗风情、红色印记、党组织建设、知青下乡、落户梁家河等专题,介绍了梁家河村的概况和北京知青在这里插队的一些情况。看着墙上那些发黄的老照片,我们这些50后的人仿佛也回到了当年的知青年代。
黄帝陵景区最高建筑龙驭阁
黄帝陵景区一角
Tips:
全国各地经停延安的火车有 58 趟,火车站坐 1、2、3、6 等多路公交车均可到达市内景点。
延安市内各景点开放时间:8:00-17:00,延安纪念馆每周一休馆。宝塔山门票 63元 / 人,王家坪 60 元 / 人 。枣园、杨家岭、延安纪念馆免费开放,需带身份证前往。
延安到黄帝陵有 3 趟火车,其中 C183次复兴号动车 10:33 开,11:24 到黄帝陵南站,站外有去黄帝陵的公交车 5 元 / 人。门票旺季 91 元 / 人,淡季 51 元 / 人。
延安汽车南站每天有 3 趟去壶口的汽车,发车时间分别为 7:30、8:20、9:00,返回时间最晚一趟是 14:30,门票 91 元 / 人。观瀑最佳季节 4、5、9、11 月,水大而稳,瀑布宽度达数百米。龙槽边岩石有黄泥易滑倒需注意,瀑布边风大,建议多带衣服,景点骑毛驴照相要收费。
延安市区坐 10 路公交车即可到万花山景区,门票 20 元 / 人。木兰陵园免门票,游乐项目需另购票。每年四、五月间为牡丹花盛开时节。这里农家乐菜品不错,有洋芋擦擦等许多延安当地小吃。
延安汽车站每天 8:10 有一趟车去梁家河,因车次少座位有限,建议提前一天买票。到文安驿站下车后,从梁家河沟口进去走 600 米转乘摆渡车即可到达,步行也可以。景区各景点均为免费参观,从接驳点到景点的观光车往返收费 20 元 / 人。
延安的小米黏性好,红枣个大皮薄肉厚且甜,可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