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马尔罕,乌兹别克语意为“肥沃的土地”,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有 2500 年的历史,为古代帖木儿帝国的古都。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城市,城内古迹众多。2000 年,撒马尔罕古城整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22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举行。我曾前往中亚、西亚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行,历时42天,其中撒马尔罕是旅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城市,也是这一路上途经的丝绸之旅古城中最美、文物古迹最多、最富现代中亚生活气息的城市。
撒马尔罕火车站旁的市场,香肠专卖店
民宿的精致早餐
雷吉斯坦神学院,正中的季里雅-卡利(意为镶金的)神学院,内部果然是金碧辉煌
比比哈努姆清真寺
苏联初期,撒马尔罕曾经为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后来迁都塔什干)。作为古都,城内古迹众多,但不像乌兹比克斯坦的布哈拉和希瓦这两座古城那样集中。
我是从阿富汗陆路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先抵达首都塔什干,停留一日之后,乘坐乌兹别克斯坦最先进的762次动车组列车前往撒马尔罕。
铁路沿线的风景一般,起初是平原,快到撒马尔罕时出现丘陵。铁路和去往撒马尔罕的公路基本平行,原来这一苏联时期的国道穿过哈萨克斯坦,苏联解体后,乌兹别克斯坦为了通行便利,另外修了一条直线铁路和公路,绕开了哈萨克斯坦,在地图上,这条新修的直线道路非常明显。路上有很多拉达小轿车,偶尔还可以看见更加陈旧的伏尔加汽车。
列车正点到达撒马尔罕,一站台停车。先没有着急前往住处,而是来到火车站旁边的市场转转。市场几乎是本次中亚之旅每个城市都必去的地方,在市场能最近距离地观察和体验当地人的生活。
雷吉斯坦神学院是撒马尔罕的象征。雷吉斯坦神学院广场,是一组宏大的伊斯兰建筑群,建于公元15-17世纪,历时200余年形成如今的规模。雷吉斯坦神学院由三座主要建筑组成:坐西朝东的建筑是兀鲁伯神学院(兀鲁伯,人名,系乌兹别克斯坦中世纪的天文学家、诗人和哲学家),正中坐北朝南的建筑名为季里雅-卡利(意为镶金)神学院,坐东朝西的建筑名为希尔-多尔(意为雄狮)神学院。在乌兹别克斯坦官方的旅游宣传片中,三座神学院的合影总是被放在首页或最醒目的位置。注意上午是拍雷吉斯坦光线最好的时候。
这三座建筑高大壮观、气势宏伟。雷吉斯坦神学院是中世纪培养穆斯林神职人员的学府,其中兀鲁伯神学院是15世纪世界上最好的穆斯林学府之一。兀鲁伯神学院的正门和彩色的穹顶用各种色彩的陶瓷装饰,建筑材料采用特殊金属结构。三座神学院虽建于不同时代,但风格组合相当成功,是中世纪中亚建筑的杰作。
撒马尔罕的锡约布巴扎随拍
撒马尔罕的锡约布巴扎随拍
雷吉斯坦广场上正在制作彩绘瓷砖的手艺人
夏依辛达墓群局部
季里雅-卡利神学院名副其实,果然是镶满了金色的内饰,还从未领略过如此的金碧辉煌。当我连续按动快门拍摄时,有几个小女孩主动凑到我相机镜头前,让我抓拍她们,于是我便友好地邀请她们好好拍摄一张合影。这些神学院如今仅仅是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
雷吉斯坦广场东北约 1 公里便是比比哈努姆清真寺,是帖木儿大帝当时为纪念其亡妻而修建。寺门拱顶象征着银河,著名的印度泰姬陵便是仿照比比哈努姆清真寺建的。这座清真寺同样也是早已停止使用,部分正在维修中,得以看到了一些没有经过修复的内饰和壁画。
比比哈努姆清真寺北侧,是撒马尔罕著名的锡约布巴扎。巴扎即市场,是中亚各国和我国新疆对市场的通用叫法。这里绝不是一般的旅游纪念品市场,而是当地人最主要的贸易地点。能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也能看到、品尝到很多其他地方没有的各种风味食品。
市场里各种摊位上的商品都经过摊主的细心布置,这里简直就是一座鲜活的中亚民俗博物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干果摊位,核桃仁、杏干、葡萄干、开心果、蓝莓干……错落有致地排开,而且均各自堆放成高度几乎一样的尖顶;还有各种干果混合在一起加糖浆熬制的类似新疆“切糕”的甜点,“切糕”被分割成几厘米见方的小块,按100克为单位售卖。
锡约布巴扎里有售卖当地特色饮料的摊位。这种饮料是装在“滴定管”里出售的,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特色饮料“MORS”味道差不多,看过程好像是两种液体混合后反应产生的气体饮料。
夏依辛达墓群墓室内部景观
夏依辛达墓群墓室内部祈祷的当地人之一
巴扎里面还有一家看上去很美味的抓饭餐厅。抓饭是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中亚各国的传统名吃,和新疆的抓饭类似,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抓饭的制作过程,直径1米多的抓饭锅里装满了近百斤即将出锅的抓饭,抓饭底部渗出了厚厚一层油脂,看上去令人垂涎欲滴。
夏依辛达墓群建于14世纪和15世纪,由13座陵墓和1座清真寺组成。夏依辛达意为“永生之王”,是撒马尔罕的执政者及其家属的坟墓。建筑的基调为青色,以彩色陶瓷贴面作为装饰,其中最主要的一座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库萨姆之墓。帖木儿大帝的妻子图玛·阿卡和侄女图尔坎·阿卡也葬在这里。
再乘坐公交车来到古里阿米尔陵。这“皇家陵寝”是帖木儿大帝及其后嗣的陵墓,始建于 1403 年,最初作为帖木儿之孙穆罕默德·苏尔丹的陵墓,后来成为帖木儿家族陵墓。与我国皇家陵寝墓葬规制不同,帖木儿及其后嗣均合葬于同一个墓室中。墓室内部极其精美,顶部球面圆锥形的穹顶镶满了金色瓷砖,四面墙壁的内饰也比夏依辛达墓群的任意一座墓室精致。穹顶正下方的大理石地面上,摆放着九座具有象征意义的石棺,而墓主人真身则深埋在这些石棺的地下。象征帖木儿大帝长眠之处的石棺,位于九座石棺的正中央,和其他石棺不同,为墨绿色。
背着行囊来到撒马尔罕火车站,乘坐卧铺列车继续西行。乌兹别克斯坦的火车站虽然进候车室需要验票验证,但进了站就没人管了,站台区域可以随便活动,没有检票口这一说。此时距午夜的列车开车还有两个多小时,我便在撒马尔罕火车站站台的长椅上坐着。站台上空无一人,迎面而来的是凉爽的风,时而欣赏着高悬的上弦月,时而凝视着伸向远方的宽轨。坐在寂静的火车站站台上发呆,也是一种久违的享受。
Tips:
乌兹别克斯坦目前对中国游客免签,但仅限塔什干和撒马尔罕机场入境,陆路入境最好提前办好签证。疫情过后出游时请查阅最新签证政策。
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城际交通一般靠火车,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乌尔根奇等古城之间均有班次频繁的火车,其中7 开头的为动车组列车,其余为普速列车。火车票可以在俄铁官网 www.rzd.ru 预订,无需取票,直接持打印好的订单或订单手机截图即可乘车。、
乌兹别克斯坦的货币名为苏姆,目前和人民币的汇率为 1:1500 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苏姆最大面值纸币仅为 2000,100 美元可以兑换一大把苏姆,请准备大一点的钱包,购物点钞时也要仔细,当地人一般 10张苏姆捆成一小捆,一般没有逐张点钞的习惯。
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名吃是抓饭和烤串,发 音 分 别 为“Plov” 和“Shashleik”;传统饮品发音是“Mors”,口味和风格和格瓦斯差不多,也是装在大木桶里售卖,但比格瓦斯甜一些。
雷吉斯坦神学院票价外国人 16000 苏姆,比比哈努姆清真寺的票价加摄影费一共 11000 苏姆,夏依辛达墓群门票加摄影费 13000 苏姆。
夏依辛达墓群墓室内部祈祷的当地人之一
古里阿米尔陵内部精美的穹顶
古里阿米尔陵,黑色石棺的主人是帖木儿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