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门公园内的永定门城楼
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其中南中轴这条中央“御道” 是皇帝驾临天坛祭天或到先农坛扶犁的必经之路。漫步北京南中轴“御道”,从永定门开始,才有仪式感。从永定门穿行到天坛再到先农坛然后走到天桥,找寻那一段600 年历史时光。
永定门公园
永定门公园
从14号线地铁永安门外站(A 口)出来,向北走600米左右就到了永定门公园。
巍峨耸立的永定门是当年北京外城七座城门中最大、最壮观的一座城楼,北京中轴线的南端起点。自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开始,便在这京南之地,肩负起守卫京畿的重要责任。数百年来一直作为京城的南大门,使原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延长。永定门作为南北中轴线南端的起点和重要地标,和北端的钟鼓楼遥相对应。
那时,永定门景色优美,在《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一书中如此描写:“(永定门)宽阔的护城河边,芦苇挺立……垂柳婆娑。城楼和弧形瓮城带有雉堞的墙,突兀高耸,在晴空的映衬下现出黑色的轮廊,城墙和瓮城的轮廊线一直延伸到门楼,在雄厚的城墙和城台上,门楼那宽大的飞檐,似乎使它秀插云霄,凌空欲飞。”
但山河更迭,岁月变迁。上世纪50年代,永定门因城市化建设被拆除。2004年,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的永定门城楼重新屹立在中轴线的南段。仿照乾隆年间样式复建的永定门城楼,在绿地的原址复建了佑圣寺和观音寺。围绕着复建的永定门城楼,以古老的“御道”为轴心,新建了今天的永定门公园。弥补了北京中轴线上的缺憾,重新找回了属于这座城市的记忆。
永定门公园绿地呈船形,通过一系列小型广场地面铺装来体现文化内涵。一条中间石板、两侧灰砖的“御道”方式铺装的人行步道贯穿南北,与紫禁城的“御道”相接。走在这里,脚下是厚重的石板,面前是古色古香的城楼,“御道”两侧大树纵成列,形成一道通透的景观视廊。
登上永定门城楼,向北遥望,7.8 公里的中轴线沿着永定门“御道”一路延伸,最远可以看到正阳门城楼,东西两侧环绕着天坛和先农坛,壮美的古都风貌就此展现。“御道”上树木青葱挺拔,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古老的护城河缓缓流淌……仿佛沉浸在历史与现在的奇妙交融中。
天坛
天坛公园
皇穹宇
从永定门公园向北走900米左右就是天坛公园西门。天坛公园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一环,在南中轴线的东侧(永定门内大街东侧),是重要的皇家祭祀场所。天坛和故宫同岁已有600多年,它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用于祭天,祈谷坛用于祈谷。这是在两个不同日子举行的不同仪式,皇帝都必须亲自主持。
天坛拾光室内
祈年殿
先说祭天。祭天是最为隆重的皇家祭祀活动,始于3000 多年前的周代,《周礼》记载:“冬至日祭天于地上之圜丘”,之后皇帝们都要在冬至这一天行祭天大礼。祭天有一套完整、复杂的礼仪制度,祭天前皇帝先要斋戒3 日,前一天要宰牲,祭祀时要行大礼,诵祭文,奏雅乐。
拜殿
先农神坛
石窟寺示意
琉璃走兽
圜丘坛为三层高的圆形祭坛,祭坛中心这块圆石叫天心石,用于放置皇天上帝的牌位,以天心石为圆心,第一圈铺九块砖,之后每圈都增加九块砖,共铺九圈,象征至高无上的“九重天”。皇帝认为自己“受命于天”,是“天子”,沿袭周礼的祭天活动,就是展示自己的正统身份。
地祗坛遗址
走下圜丘坛,北边就是皇穹宇,大殿中供奉着祭天时用的皇天牌位。这个建筑有非常漂亮的蓝瓦金顶,最有名的是里面的天花藻井,美轮美奂。皇穹宇殿外一圈矮墙的回音壁,能产生回声效果。皇穹宇殿前的前三块石板为“三音石”,站在第一块位置有一声回音,站在第二块位置有两声回音, 站在第三块位置有三声回音。造就这些奇妙的回声效果,就是为了打造出一种人与天对话的神秘氛围。
隆福寺毗卢殿的明间藻井
走出了祭天的场所,去往祈谷坛,脚下这条丹陛桥是连接圜丘坛和祈谷坛的中轴神路。这条路上有三条石道,中间为神道是神走的,东为御道是皇帝走的,西为王道是王公大臣走的。这条路有点坡度,从南往北走,有越走越高,通向天庭的感觉。然后就到了祈谷坛,天坛的标志—— 祈年殿,就在此处。
隆福寺万善正觉殿的明间藻井上的星象图绘制
天桥艺术中心
天桥艺术中心的大厅
天桥艺术中心的剧场
天桥艺术文创商店
“年”在最早的甲骨文中,表示农人满载谷物而归,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年,谷熟也。”所以,祈年殿这个名字很好理解,就是祈祷五谷丰登。祈谷为什么要和祭天挨在一起?为什么也是供奉皇天牌位呢?因为古时农耕基本上要靠天吃饭,所以每年皇上都要来这里举行祈谷礼,祈求上天风调雨顺,让庄稼有个好收成。祈谷礼在每年的正月上辛日举行,就是农历正月上旬的第一个辛日。
四面钟
祁年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这里我来过很多次了,每次都被它的美震撼。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这种设计受到了“天蓝地黄”传统观念的影响,精美雅致,又神圣庄严,不愧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美学艺术典范。
天桥剧场
逛天坛公园怎能错过这儿的文创空间——天坛拾光呢。这里的茶饮也随着文创热度被关注,各种天坛元素的茶饮、甜品、祈年殿造型的冰淇淋凸显创新。
中华电影院外观
天坛拾光位于公园西二门,集阅读、休憩等功能为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店内设计与西二门区域的建筑风格相辅相成,南侧墙上展示的中和韶乐缩小版乐器再现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的宫廷音乐魅力。图书陈列区摆放国学智慧、科普生活等种类书籍。坐在大玻璃窗下,点上一杯喜欢的茶饮,一边品酌,一边欣赏窗外景色。红墙绿瓦下,鸟儿飞舞,古木青翠。
老天桥酱肉烧饼夹肘子室内
自然博物馆外观
天坛拾光推出的“春色满园”系列最吸引我,将中国茶文化与600 年天坛文化巧妙融入茶饮冰淇淋之中。茶饮上面是祈年殿造型的冰淇淋,特别逼真,下面的茶底有百香果、水蜜桃、青提、葡萄四种口味可以选择,冰激淋有白、蓝、米黄三种颜色。动物奶油托着祈年殿冰淇淋上花朵造型的巧克力,好看又好喝。吸上一口满满的茶冻、小料,入口清爽得要飞起来。
先农坛(古代建筑博物馆)
沱江龙的恐龙骨架
皇帝不仅要赴天坛祭天,还要在先农坛祭祀先农。从天坛公园西门出来向西走700米左右再向南就是先农坛,它与天坛东西相望、遥相呼应,是北京中轴线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遗产地,中华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承载者。
“恐龙公园”展厅里的恐龙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的先农坛古建筑群,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并举行亲耕典礼的地方。先农神坛是一个15 米见方的砖石平台,这个神坛规模不大,但祭祀规格很高,礼仪也非常隆重。每年农历二月耕种前,皇帝都要来这里祭祀先农。我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的丰歉直接影响民生和国家安定,所以历代王朝都非常注重农业生产。
马赛人的茅草屋
北侧紧邻神厨院落,是为祭祀准备祭品及存放先农神牌位的地方,现在为“先农坛历史文化展“的展馆,包括祭祀用具、礼仪服饰等内容,从清代宫庭画《雍正帝先农坛亲祭图》,可以看出当时的盛况。皇帝在先农神坛祭祀神农后,还要亲耕藉田,这也是祭祀大礼的一部分。藉田为天子亲耕之地,相传起源于周天子,之后历代帝王效仿,康熙皇帝则把皇帝亲耕变成一种制度固化下来,成为一种制度礼仪。
“神奇的非洲”展厅1
“神奇的非洲”展厅2
观耕台前有一块土地是专供皇帝耕种的,大小正好是“一亩三分”,又被称为皇帝的“一亩三分地”。皇帝在具服殿更换好亲耕礼服,随后到“一亩三分地”里亲自耕种。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耕种往返四趟(也叫四推),然后皇上走上北面的观耕台,坐在这里,看着大臣们继续耕作。王公推五趟,大臣推九趟,就完成了“藉田”之礼,以示天下农事开始。皇帝示范,劝农勤耕……
Tips:
永定门公园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东滨河路18 号。
天坛公园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甲1 号。
时间:周一至周日,旺季6:00-22:00,淡季6:30-22:00
天坛拾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纬路天坛公园西门内西二门旁。
时间:9:00-18:00。
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东经路21 号。
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