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广东顺德,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美食。双皮奶、鱼生、伦教糕、拆鱼羹……从这一道道美食出发,可以追溯顺德千年历史。
顺德当然不仅有美食,一城一地的食物总是与它的文化密不可分。我们探访了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清晖园与辉煌的碧江金楼,感受了顺德文化的沉淀;我们探访了和美术馆,感受了顺德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在传承中寻找力量,是顺德美食与顺德文化如今正在前行的道路。
清晖之雅 金楼之堂皇
这次的顺德之行,我拜访了顺德清晖园与碧江金楼,两者一清雅一富丽,看似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细细品味,却又有着共通的意趣。那是属于岭南园林的气质:构造精巧,秀丽中不失务实。
从沐英涧看向八表来香亭
别具特色的 岭南建筑与园林
光影与色彩,是岭南园林的神魂
金楼小窗映出的镬耳,是庙堂权力的缩影
状元堂前的一勺亭,取“一勺见海”之意
李渔笔下“开窗莫妙于借景”,道尽了传统园林中素墙漏窗的美学趣味
扇形漏窗宛如一把展开的扇面,园林楼阁是画中景
木构的沉稳与金饰的璀璨相得益彰
建筑与园林的布局设计,总是与当地气候、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也反映着主人的特质。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座山被称为五岭,“岭南”指的是五岭以南地区,广东东部、广西东部和湖南、江西交界处。岭南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带,炎热多雨,温度高湿度高。这种气候特征影响了岭南园林的布局:在园林制式上,岭南园林多采用建筑包围园林的方式,建筑能抵御暴风雨的侵袭,还能为庭院遮阴带来清凉之所。在园内植物选择上,岭南园林多选用能带来遮阴的植物,方便夏日园内活动。当然选取植物也不光是出于目的性,从建造角度来说,选取本地植物原本就是最方便的事情。不同的植物能带来不同风情,也许它们才是让人判断园林所在地最直观的存在。
仰望状元堂,能感受到空间秩序带来的美感
明亮轩敞的厅堂,引入的绿意与阳光,仿佛能听到时间在此回响
惜阴书屋的一角,也是富贵闲逸的
坦白说,植物才是我到访岭南园林时,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存在。作为苏州人,我从小逛了无数遍园林,看惯了移步换景与亭台楼阁,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某种程度上是我从小习得的东西,要在这件事上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很难。但植物们就不同了,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看惯了江南园林里植物的秀丽温婉,再看看岭南植物的肆意与张扬,我知道,它们其实是全然不同的,长自不同的土壤,来源于不同的文化。
春末,园林一角的石头小品,绿意染身
沐英涧的廊与桥,恰好是绝佳的取景框
彩窗、木雕、金饰
岭南园林里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是芭蕉。岭南名曲《蕉窗夜雨》以北宋著名文学家晁补之的《浣溪沙》为意境来源:“江上秋高风怒号。江声不断雁嗷嗷。别魂迢递为君销。一夜不眠孤客耳,耳边愁听雨萧萧。碧纱窗外有芭蕉。”散文家朱千华先生所著关于岭南古典园林文化的随笔集就名为《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关于岭南园林之美,他是这样写的:“灵秀,窈渺,峻拔,奇绝,清虚,空灵,简远。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山玲珑而多态,水涟漪而多姿,花生动而多致,最能反映出园主的性灵。叠石,理水,莳木,渗透着造园者苦心一片。”
留芬阁首层窗上镶有幸存至今的六块清代“八仙图”蓝片玻
从不同气质的植物出发,细看建筑本身,也能细细品味出这里与江南的不同。江南园林的主人们更有书生气, 园林布局与设计上更为写意;岭南古典建筑与园林当年的主人们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致仕回乡的官员,他们建园时想着颐养天年,却也满心期待着培养家族下一代新生力量;另一种是受海洋文化影响的商人,他们更注重务实。这两种园林主人比起江南园林主人,都更追求园居生活,这与他们的性格特点,也与当时广东与海外通商的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羊城八景”是目前仅存于世的清代套色雕刻玻璃珍品
清晖毓秀
归寄庐的“ 归寄”二字,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以示辞官归隐、回归田园的高洁
以笔墨作画的老人,与草堂的沉静融为一体,不忍打扰
澄漪亭与六角亭,都是夏日观荷的清凉地
顺德清晖园,中国十大名园之一,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清晖园是我在安排顺德计划时确定的第一站,谁不想先看看被称为当地“顶尖”的那座园子呢。更何况,清晖园还有着我们中国人喜闻乐见的“状元”光环。明代万历年间,黄士俊以一句“倚松酹酒,金杯影里动龙鳞”的对奏在殿试中被钦点为状元,他也是顺德第一位状元。黄士俊光宗耀祖,回家乡建起黄氏祠堂、天章阁、灵阿芝阁及周边园景,这是清晖园的雏形。当然这些建筑早已不存在,如今清晖园中新修的建筑状元堂,却是为了纪念这位清晖园最初的主人而建。
金楼之辉煌,从门楼可见一斑
鹤洞小院内别有洞天
进入清晖园大门,穿过惜阴书屋与船厅,就能看到藏在树后的状元堂。状元堂金木雕刻的门窗与门楣古朴大气。站在厅堂之中,看着光线从镶嵌着的玻璃窗透进来,看着阳光在厅堂里一点点爬升,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恢弘之感,这样的厅堂确实当得起“状元”之名,虽然它只是近几十年来新修的。
金楼,亦如同一只精巧的金匣子,藏着女子的一生
门廊一角
真正与旧时科举相关的,是此前路过的惜阴书屋。清朝乾隆时,顺德大良进士龙应时购入已几近荒芜的园子开始扩建,于1806 年始称清晖园。后经龙廷槐、龙元任等几代龙氏家族后人修缮,陆续扩大规模。相传当时的龙氏家族十分注重家中子弟的教育,“惜阴”之名,顾名思义就是劝诫家中子弟珍惜时间,刻苦攻读的意思。
堪称珍品的清代跋步床
拾级而上,富贵浮华影影绰绰
惜阴书屋两面灰色的砖墙之间框定着端端正正的书桌椅,这才是书斋该有的样子。站在这里,可以很容易想象出少年人苦读的模样。也许这种记忆深入了我的骨髓,会被任何相似的甚至没那么相似的场景轻易唤起……
Tips:
清晖园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清晖路23 号
票价:15 元
时间:9:00-17:30(17:00 停止入场)
碧江金楼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泰宁西路6 号
票价:15 元
时间:9:00-17:00(17:00 停止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