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面具
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馆穹顶
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你可以在陈列馆看到3000年前的古蜀王都剪影、文物遗珠万余;在园林区遇见乌木林和梅花鹿;在遗迹馆了解考古真迹与祭祀传统。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引领着人们去发现失落的古蜀文明的秘密。
肩扛象牙纹玉璋
俯瞰金沙遗址博物馆
在北京念大学时,我对故宫及故宫后门的景山情有独钟,最爱在景山坡顶上一睹这座城市的全景,从日落呆到月亮初上。承载千年历史的博物院像是这座城市的心脏腹地,令人安心。因而搬来成都时,我也试图去寻找成都的源头和腹地,从历史中窥见现在与未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访了金沙遗址博物馆,听说了这座商周时期的古蜀王都“金沙”的故事。
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
金色记忆
卷云纹金喇叭形器
2001年2月8日,金沙遗址惊现于世,被誉为“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人们开始好奇,这支位于成都平原、风格独特的古文明来自哪里,又去向何方?
青铜立人1
据考证,在秦朝统一中国以前古蜀文明一直在四川盆地独立发展,时间长达2500 多年。蜀国相传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数个王朝,然而文献资料中却只有只言片语的记载,古蜀的面貌一直笼罩在众多神话传说中。连李白也曾发出喟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青铜立人2
在漫漫历史中,古蜀文明最辉煌灿烂的两个阶段当属三星堆文化(公元前1700 年-公元前1200年)与金沙文化(公元前1200 年-公元前600年)。在年代关系上,三星堆王国衰落消亡的时间与金沙文明兴盛的时间正好接踵;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广汉的三星堆遗址与位于成都的金沙遗址相距仅38公里;再加上出土文物的相似性,两个文明在各个方面表现出了一脉相承的关系。
青铜立人3
金沙,作为古蜀王国的第二个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为三星堆解答了去向之谜,也为成都找到了城市之源。金沙遗址位于今天成都市区的西北部,占地面积5 平方公里以上,是2001 年一次基建施工时偶然发现的。这一遗址的发现直接将成都的建城史又向前推进了700 年。金沙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北纬30°41′,东经104°)也极为特殊,在这条纬线上,不仅有着地球上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着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海沟,还留有众多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玛雅等的深刻烙印……金沙是这条神奇纬线上又一道璀璨的风景线。
商周蛙形金箔。(由金沙遗址博物馆提供)
右:太阳神鸟金饰,左:金面具
金沙博物馆修建于遗址原址上,由遗迹馆、陈列馆、园林区、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和金沙剧场等组成,是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它掩映在茂盛树林中,神秘、厚重又幽静。我的第二次到访,是在一位就职于金沙博物馆的友人陪伴和引领之下,旅程从遗迹馆开始。
青铜人形器
遗迹馆
走进斜坡式建筑的遗迹馆,便可以看到保存的部分祭祀场所的考古发掘现场。从这一个个小方格——考古常用的“探方”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了无数珍贵文物,包括金器(金面具、鱼形金箔、金带、金片等)、青铜器(铜面具、铜人、铜鸟等)、玉器(玉璋、玉璧、玉环等)、石器(石磬、石跪坐人像等)、漆木器等,还有鹿角、动物骨骼,以及数以吨计的珍贵象牙——古蜀人奉献给天地神灵的重要祭品。
十节玉琮
金冠带。摄影八点半
乌木林
鹿苑。摄影 八点半
古蜀王国有着神秘的宗教文化。先民们相信万物有灵,他们认为神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认为与神保持沟通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和发展。他们也逐步形成了与神“对话”的仪式、仪礼,以敬畏先祖、求诸神庇佑。若你留心到馆中的VR 设备,就能从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先民们的祭祀场景。根据考古发现的柱洞遗迹,这里也许曾有一个祭祀的高台建筑,可称之为“古蜀大社”。祭祀区出土的打击乐器石磬,也表明古蜀先民在祭祀时已有礼乐,典礼隆重而庄严。虽然3000 年已经过去,两件石磬至今能发出悦耳的音色……
Tisp: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路2 号。
交通:7 号线金沙博物馆站C 出口,步行350 米至游客中心。
时间:9 :00-18 :00(17 :00 停止入园,周一闭馆)。
电话:028-8730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