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摇珠彩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宫灯是帝、王生活中的必需品,战国时期的出土文物就有王侯所用的宫灯。“张灯结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灯具珍品展以“万寿、大婚、过年”为主题,辅以光影科技, 我不仅看到了珍贵的清廷宫灯,而且对宫灯所载的历史及深厚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人间的第一盏“灯”是由植物捆扎在一起的火把。黑夜中的一盏灯, 任何人都会感到浓浓的温馨。建武元年(317年)八月刘秀立都洛阳,为庆祝开朝立都,过年时在宫中张灯结彩,“宫灯”由此而名。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元宵节,洛阳全城悬挂各式宫灯,斗彩争光,张灯长达半月之久……万家灯火,给人间送来幸福的愿景。
光文化馆外观
《康熙六旬万寿庆典图》投影。(光文化馆供稿)
花篮灯 摄影 邱璇
黑漆描金嵌玻璃葫芦式挂灯
“张灯结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灯具珍品展每天上午、下午有固定场次为观众讲解。讲解员带领观众大声说“点灯”,声音在楼道中回响,在欢快的宫廷喜乐中红色纱幕拉开,参观活动由此开始。
张灯结彩悬宫灯
嘉夜宝灯辉万寿。皇帝寿诞称万寿节,与元旦、冬至合称“三大节”。三大节时太和殿举行大朝礼, 皇帝受贺。万寿日前几天,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养心殿的前后左右,以及门廊庑房扎彩绸、结绣球、悬挂宫灯。乾清宫的月台上立起两盏高大的万寿灯(万寿灯杆插在汉白玉文台石内的铜套筒内),乾清宫庭院的东北侧、西北侧亦有一座文台石,各立一盏高大的天灯。天黑前点亮所有灯盏,宫内到处是华灯璀璨。
展厅两壁投影出《康熙六旬万寿庆典图》的夜景部分,此图由宋骏业、王原祁等合作画就。为祝寿,从康熙的寝园畅春园到紫禁城沿途搭设了60个龙棚,以及若干戏台、茶坊、食肆等,旗幡飘扬,彩灯串串。投影和讲解把观众带入到皇帝万寿的喜庆中。
玻璃上的绘画
画珐琅嵌玻璃大吉葫芦式挂灯
同治款金大元宝囍字灯
小观众要继承技艺
花篮宫灯。其由灯身(内设蜡扦)、花卉及灯穗三部分组成。灯身为紫檀镂雕,灯身分四面,每面各镶嵌一块青白玉牌,玉牌上雕蝙蝠、葫芦与盘肠结等,玉牌周围镶嵌染色象牙瓜瓞绵纹,合寓福禄绵长。花篮灯身上部的外侧口沿处上部装饰一圈楠木雕卷草龙纹,下部坠一圈象牙染色雕如意云头纹。花篮内口沿处嵌有铜鎏金花口,插有花枝。花篮内的梅花、茶花、芙蓉、菊花等由碧玉、白玉、珊瑚、水晶、孔雀石等原石雕刻打磨而成。花中一朵蓝菊(青金石雕成)最为惊艳。乾隆曾有御制诗:“蕚承露叶受风斜,那识东篱处士家。虽是此花名冒菊,可知还有出蓝花。”诗中言及在避暑山庄中发现了蓝色菊花,后来乾隆还写有数首吟咏蓝菊的诗。珍贵的宫灯平时不挂在殿中, 只在节庆时挂几天。珍品宫灯的照明作用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增添喜庆气氛。
黑漆描金嵌玻璃葫芦式挂灯。这盏挂灯由宝盖、灯身、灯穗三部分组成,宝盖作毗卢帽式,透雕缠枝莲纹,并在内部糊绢,宝盖下口沿处有垂穗。灯身为葫芦式、六面体,每面上下两层,各嵌内绘彩画玻璃作灯罩,合计12块。玻璃上的图案有菊花蚂蚱、牡丹蝴蝶、兰芝鸟雀、梅花双蝶等,历经200年,这些花卉、鸟雀、飞虫仍色彩如初,栩栩如生,且动静相宜。灯身开光处内以素绢作底,玻璃和绢这两种材质透出的光感是不一样的,明亮与柔和相谐,增加了宫灯的乐趣。宫灯挂有6条垂穗和吊牌,吊牌为苏绣香囊,绣以蝙蝠(福)、桃(寿)、石榴(多子)等纹饰, 香囊以料珠穿线,垂挂回头穗。灯点燃后有一定的热度,热度使得香囊散发香气,在观灯时还能品香、赏绣,古人太有情趣了……
模拟修复宫灯
掐丝珐琅太平有象灯 摄影 邱璇
玉烛
京剧《天霸拜山》
Tips: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三岔口33 号光科技馆、光文化馆B1 层
交通:地铁:4 号线北宫门站(A 口);公交:303、332、346、384、394、563、601,地铁北宫门站。
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