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伊朗国家博物馆 管中窥豹看波斯
作者:文·图/ 方博
来源:《旅游》杂志
发布时间:2023-02-13 19:23

国家博物馆是代表一个国家收藏、研究、展示其代表性文化的最高机构,也常被比作国家最高文化艺术的殿堂。初到一国,先参观国家博物馆,是了解该国传统与文化的捷径。

代伊朗博物馆侧立面

古代伊朗博物馆拱圈门廊尽头的大门

 伊朗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大流士一世雕像

       认识波斯文化的起点

伊朗国家博物馆(N a t i o n a lMuseum of Iran)是我达到伊朗后游览的第一个景点,可以说是我认识波斯文化的起点。

      在德黑兰喧嚣的主干道路——伊玛目霍梅尼大街边,穿过一座街心花园,犹如进入一片宁静的世外桃源。标志性的红砖大楼,简洁的线条,舒朗的外观,不事雕琢,古朴自然,这就是伊朗国家博物馆。它是目前伊朗最大、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由两部分组成:古代伊朗博物馆(Iran Bastan Museum)、伊朗伊斯兰艺术博物馆(Islamic Museum)。

       古代伊朗博物馆由法国建筑师 安德烈· 戈达尔(André Godard 和两位伊朗建筑师阿巴斯· 阿里米哈尔(Abbās-Ali Me’mār  莫塔德·塔布里兹(Morād Tabrizi  1933 年至1936 年设计建造,1937 年对公众开放。它是伊朗近代以来第一座专门为博物馆展览而设计的建筑。展馆分为二层,包含了伊朗历史上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 到米底王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塞琉古王国、帕提亚王朝和萨珊王朝等各个时期的重要文物。

伊朗伊斯兰艺术博物馆1972年对外开放,1996年建成新馆。新馆展览空间共三层,囊括了伊朗后古典时代的各种陶器、纺织品、手稿及艺术品。

雕塑通身刻有铭文

古波斯楔形文字石板

《朝觐图》

卡塔姆镶嵌工艺

别具一格的历史建筑

        来到古代伊朗博物馆,独具特色的历史建筑就让人眼前一亮。整体全部由红砖建造,门廊是巨大的拱顶结构,模仿波斯历史上萨珊王朝都城泰西封的迪斯福里王宫风格,体现了波斯工匠在建筑中对砖石运用的传统工艺。现在,伊朗国家博物馆的Logo使用的就是这个拱门的造型,足见其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置身这高大恢宏的拱圈下,你会不由自主地感到自身的渺小,仿佛历史的漩涡正在吸引着你推开门廊尽头的大门,穿越这时空隧道,走入上千年前的波斯古国。

        展厅全部采用自然光,展柜是老式玻璃柜,透露出十足的年代感。虽然设施略显陈旧,但服务人员还是颇为贴心。当我用波斯语Salam(祝你们平安)和他们打招呼时,都会得到客气的回礼,并用英语问道Where are you from (你从哪里来)? 在得知我来自中国后,其中有人竟然会用中文说你好!”“祝我玩得开心。

波斯细密画

波斯细密画

   波斯细密画

        补课伊朗美术史

        我作为一位美术学院史论专业的研究生。在备考阶段,我曾自诩能把外国美术史教材倒背如流。可是竟然忽略了其中还有伊朗美术这么一节,说起来实在汗颜。西方美术史由欧洲人书写,崇尚的是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传统,伊朗美术自然成了边缘。考试不是重点,就被考生们视而不见。也许是老天惩罚我吧,为了让我好好学习这一部分,竟然让我来到了伊朗。书中文物的图片,很多就收藏在伊朗国家博物馆,这次让我看个够。

 在古代伊朗博物馆的新石器时代藏品中,一件在埃兰古国都城苏萨遗址出土的约公元前4000年的彩陶, 让我觉得似曾相识。外国美术史教材中的插图,在这里变成了展柜中的实物。这件彩陶充分说明,在波斯人到来之前,这里灿烂的文明已经存在。陶器上程式化的线条,优美的纹样, 实用的器型,都显示出埃兰古国的生产技术。在约公元前2700年以后,埃兰古国甚至一度成为与两河流域诸国争霸的强国,都城苏萨也成为两河流域文化,包括楔形文字输入伊朗的前哨……

Tips:

地址:伊朗国家博物馆位于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大街与西蒂尔街交叉口。 

交通:可以乘坐德黑兰地铁2 号线在Hasan Abad 站下车, 出站东行150 米即到。 

门票:100 万里亚尔(包括:古代伊朗博物馆和伊朗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存包:博物馆不允许携带各种书包进入馆内。提供免费存包服务。因此,如计划拍照或携带参考书,可将所需之物拿在手中并携带入馆。 

拍照:展馆内允许拍照,但拍照时不允许使用闪光灯。 

解说:展馆内配有英文解说,如不了解波斯历史的朋友,可以雇佣解说员协助讲解参观。 

购物:博物馆的院子中有一个小书店, 售卖与博物馆相关的各类书籍及旅游纪念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此选购。 

周边:附近聚集了古列斯坦宫、伊朗国家珠宝博物馆、伊朗邮政与通讯博物馆、德黑兰玻璃与陶瓷博物馆等多个文化场所,如果时间充裕可以一起游览。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