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瑶山高高的祭坛上,戴着羽毛冠饰的先民首领得到神明感召,决心带领他的追随者们前往不远处那一大片平坦的湿地定居。他们筑起土台,建起宫殿,夯实城墙,甚至借着远处的山势修建起水利系统。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这是在良渚博物院影院中循环播放的纪录片,讲述着那个传说中的古代王国——良渚王国建立的故事。
良渚的起点
瑶山祭坛依托一座小山丘而建。我从山丘下一路沿着砂石小道慢慢向上走,路过许多自然生长宛如杂草的植株,时不时停下看粉紫色的野花,看那山林间的一派写意;时不时还能看到掩映其间被堆砌成斜坡状的石坎。许多人说瑶山遗址公园美得如同宫崎骏的动画片,我看到这些石坎才觉得这一比喻实在精妙,在动画片里,主角们也总能看到自然山林中隐藏的遗址,从而进入神奇的世界。
瑶山祭坛修建时只在东边完全保留了原本的山体,另外三个方向则都在低洼处砌有保护性的石坎挡住泥土,我就沿着这些石坎的方向走到山顶祭坛前。5000年后,我如同纪录片中的良渚国王那样,站在削平山顶修筑而成的方形土台边,向四处回望着群山,只觉山林如旧。瑶山遗址公园就连植株都选取了一些与良渚文化时期类似的品种,比如保留了良渚先民们用以古城建设的麻栎树。
在瑶山遗址发现之后,考古学家们遵从着“最小干预”“真实性”“可识别”的遗址保护与展示原则,保护了周遭的山体环境。同样遵从着这些原则,在对瑶山遗址本身的处理上,考古学家们采用了回填土夯实的手法,并进行了钢筋混凝土基层浇筑、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面层施工等步骤,让瑶山遗址最终呈现出现在的模样。
瑶山祭坛的方形台面可分为里外三重土色,中间的制高点为红色土台,环绕着的是回字形灰色土,外面第三重是黄褐色斑土。叠加在这三重土色之上的,还有可分为南北排列的13座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结果表明,这些墓葬虽然同属良渚文化早期遗址,但年代比祭坛本身要晚,打破了原有的祭坛结构。
除了祭祀之用外,祭坛也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天文仪器”。良渚先民们在这里观察星象,看日升日落。考古学家们认为,良渚先民正是利用祭坛上的灰色回字形框来判断季节。他们在回字形框的正中立杆测影,观察日影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朴素的“节气”概念,来帮助农业生产,虽然良渚先民们的“节气”与现在的二十四节气不同。
从祭台下来,我走上了离瑶山不远处的馒头山顶,那是这片遗址公园中另一处专门的观星台。站在这观星台上,我看不到任何述说着5000年厚重历史感的遗迹存在。仔细观察,才发现过于平整的方形山顶呈现出一种轻微的不属于自然界原生的姿态。即便是这份不自然,也被茂密而浓稠的青草地覆盖了。青草覆盖了遗迹,也许就如同历史湮没了这5000年前的王国。可正如遗址终会被后来者有意无意发现,这熠熠生辉的历史也总会引来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们不断探索。
我细细走遍这一片山顶的青草地,最后停下来,遥望西南良渚古城遗址的方向。瑶山遗址是良渚文化早期的遗址,良渚先民们从这里出发,在那5公里外的平原上建起他们的都城,我也将去那里寻找更多这古老王国的痕迹......
Tips:
瑶山遗址
时间 :9:00-17:00(停止入园时间 16:00)
门票 :20 元 / 人,杭州市民免票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时间 :9:00-17:00(停止入园时间 16:00)
门票 :60 元 / 人,杭州市民免票
公园内电瓶车票 :20 元 / 人
特别注意 :参观时需要提前在“良渚古城”小程序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