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顺治年间,一群夹杂着妇幼翁媪的布衣百姓,艰难地行进在逶迤乌蒙山中的夜郎古道上。为首的是屈姓胜达、胜乾、胜稳等五弟兄,气宇轩昂、目光炯炯。他们的终极之地,是川南长江之北的泸阳。这是屈原后裔的一支,早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由湖南衡阳移民来到泸阳衣锦乡(今泸县方洞镇)。1640年至1647年,张献忠入川后社会动荡,他们远走贵州遵义、云南东川避难;1655年,社会安定,他们千里跋涉,再次来到第二故乡。经过200多年的打拼,这一支屈氏逐渐成为泸县、荣昌县的望族。
“醒庐”浓缩家训家风
泸州泸县方洞镇,是屈氏后代比较集中的生活之地。屈氏庄园坐落于石牌坊村,是兼具中国南北民居风格、中西建筑风韵的民居群,堪称川南民风民俗的缩影。庄园占地 12 亩,面阔 75.6 米,进深 102.6 米,外墙高8 米。大门呈外“八”字,门额阴刻“醒庐”两个大字。细看,题写者为晚清御史、诗人、民国时期官员高树。出生于泸州的高树,对屈氏的前世今生十分了解,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造诣也颇深。于是,他改编屈原的《渔父》为 :“举世皆浊,惟我独清 ;举世皆浑,唯我独醒。”结合题写对象的家训、家风、家学,从而有了“醒庐”二字。
大门有楹联“入和出明辉光照国、执义秉德安息康居”,横批是“泽绍灵均”,为曾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谭延闿书写。身为湖南人的谭延闿,对这一支由湘入蜀的屈原后裔,似乎有着特别的同乡之情。有了这么一位大人物墨宝的加持,屈氏庄园自然免遭不少的麻烦和灾祸。大门两侧及门楣上方,有每字 1 米见方的“福禄”“寿喜” 砖拼字样。它们历经百余年的风剥雨蚀,已显得模糊,但仍可辨识。
屈氏家族生活画卷
屈氏庄园由清代任知事的屈氏子孙屈应选兴建,始建于嘉庆年间(1796-1820 年)。到了民国时期屈恒升任庄主时,已有土地 3500 多亩,主要分布在泸县、隆昌、荣昌的 10 多个乡镇,每年收租粮达 63 万多公斤,拥有轮船两艘,往返于重庆、武汉和上海之间。此外,还有若干酒厂、钱庄、餐馆、会馆。于是,富甲一方、盛极一时的屈恒升,自 1912 年开始扩建庄园,4 年后基本形成现在的格局。
庄园整体采用四合院布局,大门、敞厅、花厅、中堂位于中轴线上,左右厢房居于两侧,共有房屋87间,天井10个,戏台1座,以及内花园、后花园、佛堂等设施。在川南诸多庄园中,屈氏庄园以其规模宏大、建造豪华而独领风骚。以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它的飞檐斗角、画栋雕梁与白墙、青砖、黛瓦有机结合,尽显巴蜀之地的婉约与内敛的气质。
从“醒庐”之门进入,呈现眼前的是一个长方形大天井。环顾四周,这座抬梁、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的庄园气势不凡。天井地面的左右,分别有石砌的水池,池边名木扶疏,池水养鱼植莲,也作救火之用。天井正面,是屋脊翘角、青瓦覆顶、面阔达10米的敞 厅。“ 三 闾 世 第 ”的牌匾高悬,昭示着庄园主人的家族渊源,“派分楚水流芳远,地媲春坊积庆多” 的对联,寓意吉祥和喜乐。敞厅即官宦士绅宅院中停放轿子的厅屋,其高大敞亮与否,与房主的身份直接相关。目测屈氏庄园敞厅,净空间近百平方米,停放十多乘大轿都无问题。敞厅两侧,有对称的拱门,分别通往敞厅后面的中堂两旁的小天井。天井左右,各有一排窗棂雕花的厢房,它们后面高耸的圆弧形封火墙,如一对巨大的绣花团扇,为古朴的天井平添了几分典雅。
穿过敞厅,进入花厅,屈氏家族的生活画卷便逐渐展现开来。约有50平方米的花厅,临天井的一方无墙,后墙两侧分别开有小门,因此显得格外通透、宽敞、亮堂。后墙正中上方悬“源远流长”横幅,两边墙上分别悬“金屋增辉”“庆历循良”。当年庄主在这里接待贵客、好友,厅外天井里繁盛的草木、争艳的百花,毫无遮拦地映入眼帘。走过花厅中墙两侧的小门,绕过天井,便来到装修精致的中堂。中堂临天井的一方仍然无墙,虽然空间宽大,但三面无门无窗,屋顶也无亮瓦,因此采光不良。这里是整个庄园的核心,如此形制,显然是有意为之。中堂后墙正上方,是硕大的镏金“清醒遗风”匾牌,毫无疑问,此乃泸阳屈氏家族祖训。匾牌之下的家族神龛,雕琢精细、鎏金描彩,先祖的牌位通体乌黑、金字闪烁。一张条形中式茶几置于神龛之前,两端分别摆放太师椅,是庄主与夫人的专座。中堂的左右靠墙处,各摆一排太师椅,是其余族人的座位。他们在这里要么是为了虔诚地祭拜列祖列宗,要么是为了做出重大决策,要么是对后代进行家训家教。
如今,作为历史博物馆的屈氏庄园,其建筑群中轴线左右还分布着寝室、帐房、书房等。它们以天井作隔断,既扩大了各房屋的间距而独立存在,又起到八卦阵般的防御功能。因为这些天井并非平面,而是下沉1米多,犹如深坑。“坑”内栽种的名贵花木引颈翘首,与一方蓝天构成美丽的图案。这种将防御功能艺术化的建筑手法,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Tips:
路线 :从成都出发,经天府国际机场高速、成资渝高速、厦蓉高速,至隆昌收费站出高速,再沿 348 国道到达泸县方洞镇石牌坊村屈氏庄园。 全程 228 公里, 用时 2 小时40 分,过路费 105 元。
周边景点 :被誉为“中华第二桥”的龙脑桥、玉蟾山、神臂城等。
特色美食:猪儿粑、玄滩粉蒸泥鳅、辣子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