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秦镇木杆秤 秤星和良心的故事
作者: 文·图 /纪晓峰
发布时间:2023-08-09 16:18

木杆秤是我国古代度量衡三大件(尺、斗、秤)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公平贸易的重要工具,在我国使用木杆秤已有 2000 多年历史。秦镇位于西安沣河西岸,古时候因这里有渡口和繁荣的商贸活动,秦镇便成了我国历史上较早使用木杆秤地区之一。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制作木杆秤的匠人,形成了秦镇特有的传统木杆秤制作技艺。2011 年,“秦镇杨氏木杆秤制作技艺”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遗名录。

木杆秤的神奇传说

民间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一日鲁班夜观星象,看着北斗星和南斗星突发奇想,用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 1 两重,便发明了 13 两为 1 斤的杆秤。也有传说是春秋楚人范蠡发明的,他见一农夫从井中汲水,一木桩上绑一横木,一头吊水桶一头系石块,此上彼下方法极为巧妙,受启发便发明了杆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改 16 两为 1 斤,并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民间对添加“福禄寿”三星也有说法,意即为告诫商人,经商要光明正大,不能赚黑心钱。经商者若欺人 1 两则会失去福气,欺人 2 两则后人做不了官,欺人 3 两则会折损阳寿。这既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星相学在这一技艺中的映射,也暗含着天理公道的观念,体现了杆秤在民间深厚的情感基础。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国家为了加强计量法制管理,实行了度量衡单位改革,先后制定了杆秤的检定规程和国家标准,把秤制统一改为 10 1 斤。

木杆秤的制作和广泛使用衍生了大量的语言遗产。比如“权衡”一词即来源于木杆秤,“权”本义指秤砣,“衡”本意指秤杆。在西安当地方言中有很多俗语、谚语都来源于木杆秤,比如“不识秤花,不会当家”“心吃了秤锤了”(形容人贪心)等。同时由于木杆秤形状像一条龙,民间就有一些人把木杆秤视为吉祥之物,用于镇邪供奉于堂上。由此可见,这一民间生活用具有重要的传统文化价值。

十几道工序成就了一把木杆秤

手工制作木杆秤技艺在中国历史流传已久,在秦镇何时开始制作的已无从查考。秦镇杨氏木杆秤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杨卫斌说,清光绪年间秦镇就有做秤的秤铺,上世纪20年代杨家创办了“杨氏秤铺”,此后代代相传,到了80年代秦镇集市上用的木杆秤大都出自杨氏之手。

杨氏木杆秤分大、中、小、特小四种型号,大号称重150公斤,小号称重5公斤,以克为计量单位的是特小号。杆秤由秤杆、秤砣、秤盘(或秤钩)三部分组成。其制作要经过选料、刨杆、打磨、镶提纽、上秤钩,做成半成品,再经过定刀口、定盘星、校秤、标画刻度、定秤花、镶秤星、抛光和染色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规矩和制作技巧,都用祖传的专用工具进行手工制作。

选料特别讲究,杨氏秤铺早先多用纹路较好的黄楠木,现在用的都是高档的紫檀和黑檀,木料要先阴干 1年左右才能使用。刨杆就是把木料解成木条后,刨成一根一头粗一头较细的圆光秤杆,经过裁剪、打磨,还要给两端装上铜帽,让秤杆漂亮一些,这是秤匠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秤杆做好后要定刀口,就是要在秤杆上确定三个基准点,其中两个用来镶提钮,另一个用来上秤钩或挂秤盘。基准点的位置必须在秤杆粗的一端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处,这样杆秤才能反应灵敏、称量准确。定盘星就是在打磨好的秤杆上挂上秤砣、秤盘寻找支点,用砝码校验后确定位置。杨卫斌一边讲解一边演示,他左手食指不停地轻轻拨动秤砣,当秤杆处于平衡时,用画规在秤杆上画上记号,这道记号就叫盘星,这是一个极为细致的过程,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校秤和标画刻度就是在秤杆上从定盘星开始往细端方向画一道直线,再挂上秤砣和砝码,在直线上逐一确定斤、两、克位置,并做好标记。钉秤花就是按照标记位置打眼,钻出每个小花点。镶秤星就是往打好的眼里嵌铜丝,用专门的丝刀割断、锉平,形成一个个秤星。秤星图案是每位秤匠辨认自己产品的标识,各式各样的星花往往是秤匠们的“得意之作”。现在秤匠用祖上传下来的自制量角规,很快就能在秤杆上找出斤、两、克的精准位置。秤星必须是醒目的红色或黄色,绝不能用黑色,其意就是提醒用杆秤做生意的人不能黑心骗人。上述工序做完后要进行二次打磨,即用油石磨光铜星,还要用石灰和碱面调成糊状敷在秤杆上,放置 4 小时后用清水洗掉、晾干。染色就是给秤杆上色。取天然植物五倍子经过烘烤、碾碎、煎煮后,形成传统的染色剂给秤杆上色、晾干。抛光上油就是用细纱布打光,上蜡抛光再刷上一次油后晾干。最后要进行二次校秤,准确无误后一把完整的杆秤才算做好了......

Tips

地址 :西安市鄠邑区秦镇西街 94 号。

交通 :西安城南客运站有去秦镇的汽车,每人 5 元。

美食 :秦镇米皮、肉夹镆、小油糕。

购物 :在秤铺有小木杆秤工艺品、收藏品出售。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