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蒙藏学校旧址 百年红色“课堂”开课了
作者:文·图 / 符振彦
发布时间:2023-10-06 13:18

在北京繁华的西单北大街路东,小石虎胡同北侧,印象中这里曾是民族大世界服装市场。如今,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青砖灰瓦的明清风格建筑——蒙藏学校旧址。这里与北大红楼、李大钊故居、《新青年》编辑部等并列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

蒙藏学校旧址分为东、西两个院落,总占地面积11800平方米,其中古建筑面积为3200平方米。东院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西院建于清康雍时期,距今已有300余年,坐北朝南,三进院落。1913年蒙藏学校成立,1916年迁至此地办学。

从西门经安检后进入的是西院,脚下有一片区域的地砖与众不同,一看便知这是原始的老砖地面。抬眼向东望去,对面约 1 米左右高的墙体残垣,这两个区域是院落东西厢房原址的位置所在,也是映入眼帘的第一处旧址景观。傍晚时分,这两个区域由灯光围成,既醒目又独特。东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验区,有各民族独具特色的互动体验项目分期分批到此展示展演,还能与参观者互动。

专题展传承民族的红色精神

走进在西院的专题展室,从展室中1∶113的微缩景观,看到了蒙藏学校旧址的原貌,滑动电子触摸屏,跟着时间和建筑的变化了解到这里的历史变迁。

展柜里,陈列着喀喇沁王府世守漠南寿山石印。印章的主人,就是蒙藏学校创建人贡桑诺尔布,他是大草原上最后的亲王,一生经历堪称传奇,建学堂、开工厂、扶农桑,是当年有名的新派开明王爷。

1919 5 4 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蒙藏学校学生与北京 13 所大专学校学生 3000 余人汇聚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游行,用行动表明心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蒙藏学生,亦国家之分子。当年的蒙藏学校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历历在目。蒙藏学校学生连夜赶回归绥 ( 今呼和浩特 ),向家乡同学讲述北京学生和各界爱国斗争活动的情况,促进了内蒙古地区人民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觉醒。

一幅国画《李大钊同志对乌兰夫等青年的革命引导》很是吸引我。1923年秋,李大钊陆续派邓中夏、赵世炎等人到蒙藏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族工作,吸收部分学生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从1924年下半年开始至1925年,蒙藏学校中的蒙古族革命青年荣耀先、李裕智、乌兰夫等人陆续转为中共党员,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少数民族支部——中共蒙藏学校支部,蒙藏学校成为蒙古族第一代共产党人的诞生地,被称为内蒙古革命的摇篮,这幅国画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为向内蒙古各族人民宣传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和中共北京区委决定由多松年、乌兰夫、奎璧等蒙藏校学生创办刊物,19254月,少数民族最早的革命刊物《蒙古农民》正式创刊。载入内蒙古革命史册的归绥各族人民声援五卅惨案的反帝运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和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的相继成立,震惊全国的规模空前的孤魂滩事件,与《蒙古农民》的宣传、鼓动、教育、引导分不开,它对促进各族群众革命意识觉醒,推动反压迫反剥削斗争起到了启蒙引路作用。

为进一步开展革命工作,1925年春,中共北方党组织先后在热河、察哈尔、绥远和包头成立4个工作委员会,由陈镜湖、吉雅泰、多松年、李裕智分别负责,积极在城市、农村和牧区发动群众,建立基层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李大钊也曾多次派人帮助各个工委对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进行指导。工委的建立和党的工作的初步开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组织上领导起了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同年10 月,中共北京区委兼地委改组,成立中共北方区委。在中共北方区委的安排下,蒙藏学校毕业生多松年、乌兰夫等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展厅里陈列的那件深蓝色西装上衣,就是多松年烈士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穿过的,还陈列着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使用过的毛毯和怀表。

展柜中的3封电报档案,纸张已泛黄,内容是北平和平解放前夕,中共中央非常关心蒙藏学校,多次指示东北局、内蒙古党委做好接管蒙藏学校事宜,对接管人选、接管步骤作出了具体部署,体现了中共中央对接管蒙藏学校的高度重视......

Tips: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小石虎胡同 33

公交:2288102105109143 等,在西单商场站下车,步行可达。

地铁:1 号线、4 号线在西单站下车,出 A 口或 G 口向北步行约 300 米即到

时间 9 00-21 3021 时停止检票,周一闭馆)。

电话 010-5220892852208929

预约 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