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立春时节打春牛
作者:文·图 /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2024-01-05 15:38


立春,作为一年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对农耕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古人会在这天进行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禳灾等庆典活动,其中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鞭打春牛。2009 年,立春习俗之鞭打春牛入选北京市东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天和一年的开始。在以农业生产为社会经济主导的时代,立春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后来更是引申出凡事要提早谋划的寓意。在立春时举行迎春礼的习俗具体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但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迎春礼应产生于周代,据《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孟春纪》等古籍记载,周天子要在立春这天去东郊举行迎春礼,内容包括祭祀、行赏等。秦汉时期,立春发展成为重要节日,各类祭祀活动及服饰、乐舞等已有定式,并出现相应礼俗。唐宋时期,立春时节的官方礼仪和民间习俗更加丰富。至明清时期,宫廷的立春礼仪已极为隆重并为社会瞩目,民间也在祭祀的基础上,将乐人、社火、戏曲等内容加入其中,立春仪式成为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立春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流传范围较广的有迎春、踏春、咬春、抬春、贴春等,也有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历史悠久,并普遍开展的迎春活动——打春。


打春,也叫鞭春,是立春日鞭打春牛的传统习俗。传说在上古时期,黄帝的长子少昊率领东夷部落的民众迁居至黄河下游,并派他的儿子句芒管理农业生产。春播时节,有人提出要用鞭子抽打还在酣睡中的耕牛起来干活儿。句芒不忍心,就用泥土捏制成牛的样子进行抽打,真牛看到就赶紧下地干活去了。后来,人们尊句芒为芒神,鞭打春牛也演变为立春时的一种仪式。


根据史料记载,在汉代的立春习俗中,已经提到了土牛、耕人,但还没有对鞭打春牛的具体描述。至南北朝时期,一些地方开始用纸牛代替土牛,并往纸糊的牛身中装入五谷杂粮,牛身打破后五谷就会四散,取五谷丰登好年景的寓意。


唐、宋两代是鞭打春牛最为盛行的时期。唐会昌三年(843 年)的状元卢肇曾就此有感而发,作诗《谪连州书春牛榜子》。宋代对打春迎春这一活动更为重视,宋仁宗赵祯在景祐元年 (1034 ) 颁布《土牛经》, 对土牛的形制和颜色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按《东京梦华录》记载,在立春日 , 宫廷和府县都要举行鞭打耕牛的仪式,以表示大地解冻,春耕即将开始。


在《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中对春牛、芒神的制作材料及尺寸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意在顺应时气,求得与自然和谐统一。元末,大都城内打春牛的仪式,始于牛厂迎春牛,终于鼓楼前放春牛。当时鼓楼的位置尚无定论,但根据记载推测与现存鼓楼的位置基本一致,位于大都城的中心。将鞭打春牛仪式安排在城市最核心和繁华的地区进行,可见其仪式的重要性......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