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国家博物馆佛像双展 与千年前的微笑照面
作者:文·图 / 舒艾 梅里
发布时间:2024-09-19 09:37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造像艺术也随之传播,它不仅将佛教的深奥哲理转化为视觉艺术,还不断吸收并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的体系,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部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佛造像》常设展览,经过重新布展后再次开放,展示了236 件佛造像艺术品,并推出了以石窟艺术为主题的沉浸体验展,借数字技术复活石窟之美。工匠的巧手和多元文化的浸润塑造了佛造像多姿多彩的面容,僧侣、帝王和民众的敬拜则丰富了它们的故事,斗转星移中,它们汇聚在国博的展厅里,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佛态千姿 中国古代佛造像展

《中国古代佛造像展》位于四楼的南13展厅。从楼梯口一路向南,人头攒动。步入展厅,四周突然变得静谧起来,如同穿越了一道通往历史的结界。周六下午的参观者不算少,但无论男女老少,都自觉地保持安静,家长给孩子低声讲解,轻柔的古琴声中,我与一尊尊佛造像的面容相对,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展览由传播之路—— 石窟寺撷珍”“神采华韵——汉传佛造像”“交相辉映——藏传佛造像三部分组成。通过翔实的资料介绍和具有代表性的馆藏展出,以点带面地描绘出佛造像传入并与中国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展览开头,一张中国代表性石窟寺分布图及佛教史重要时间表为展览确定了时空坐标系。辅有大屏幕播放我国石窟的视频介绍。屏幕一旁,一尊3 米高的紫竹观音像惹人注目。这尊佛像为3D 打印复制的作品,原像为安岳毗卢洞第19 号观音造像龛的主尊,成于北宋时期。观音像镂刻而成,悬坐于平顶开口的摩崖中,窟顶饰有浮雕祥云托月的图案,旁边则刻有紫竹和净瓶。观音头戴高花冠,上身披云肩,胸前和双膝饰有璎珞。只见他跷脚戏坐,呈观月之态,自然而随意。其雕刻精细,装饰华丽,单是在这里观看就已足够迷人,让人不禁想象,如果还有浮雕壁画的烘托,镂雕观音坐于摩崖中的景象会怎样引人入胜。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造像艺术不断汲取各朝艺术精华,形成丰富多彩的雕塑艺术体系。一路漫步,异彩纷呈的泥塑、石塑、木雕和金属造像勾勒出了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艺术文化史。只见北魏石雕半身佛像头顶高肉髻,面部清瘦细长,细颈削肩,垂直线条突出,削弱了肉体的沉重,显得轻盈飘逸;双领下垂式袈裟的服饰设计强调布料的垂感,流动的线条则衬托了佛像的动态美,营造出飘逸超脱的氛围。这种风格与南朝画家陆探微秀骨清像的绘画风格相契合,即通过物理的纤细映射出人物的高雅人格。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崇尚个性解放,思想流派竞争融合的时期。站在佛像前,让人不禁联想起竹林七贤在林下饮酒纵歌, 名士宽袍广袖,手执麈尾清谈的风流场景。



展厅中央,两座宋代木雕造像极其抢眼。宋代的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头像,通高1.1米,眼耳口鼻细节均清晰可见。面容红润、丰满,木质的肌理已斑驳开裂,却仍不掩神态慈祥,可见宋代造像精细、庄重的特点。其后一尊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沐浴在雪白的莲花形灯下, 面容柔和,端庄安详。这尊坐像高达2米,是国内博物馆中体量最大的宋代木雕,也是国博的镇馆之宝之一。木雕佛像以轮廓柔和、刀法流畅著称,这种精细的技艺尤其擅长呈现佛像的优雅线条和神韵。然而,木材的易腐性使得这类艺术品难以长久保存,因此眼前这尊完整的造像尤显珍贵。只见佛像柳叶细眉,双目微睁,精细的衣纹和流畅的褶皱仿佛能让人感受到袈裟的柔软触感,每一处细节都展现了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后人的珍惜保存。他一脚轻踏山石,另一足半跏趺坐, 体态彰显出宋代造像美而不媚、端庄含蓄的美学特质。上世纪,这尊佛像曾流失海外,后由华裔收藏家陈哲敬购得。从庙宇的袅袅香烟到殊方异域,几经辗转,这尊观音终于重返故土,面带微笑迎接每一位参观者。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佛造像的表现趋于世俗化,不再单纯强调超脱和庄严性,而是更多地表现出佛与众生的亲密关系。且看明代的铜布袋和尚坐像,头大耳垂,脸颊圆润,眉开眼笑,让人看着也不由得高兴起来。他右手持念珠,左手执象征财富和福气的布袋,身体丰腴,展示出标志性的大肚子,寓意大肚能容。布袋和尚的原型是唐末五代时期的神僧契此,他以丰满的体态和乐观的性格闻名,传说是弥勒佛的化身。进入宋朝,随着佛教文化和民间信仰的融合,布袋和尚被广泛用于雕塑绘画中;元明时期,这一形象更加流行,常被用作店铺和家庭的装饰。直至今日,还时不时在茶宠或车载摆件中可以看到布袋和尚的身影,一个个笑容可掬,为人斩却烦恼丝……

 


Tips:

1、国博开放时间为9:00-17:00,周一闭馆。需提前预约。不可穿拖鞋入内。

2、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位于北侧三层平台及环廊,门票138 / 人,优待票89 / 人。购票后可持身份证直接进入国博。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