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八角鼓的曲苑悠扬,那是手艺传承的源远流长,那是情丝与大义的荡气回肠……作家邓友梅的作品《烟壶》在上世纪80年代掀起了不小的京味文艺风,更是拍成了相关影视剧。正是因为这些作品,不少人开始被这掌中的艺术品所折服,更有人走进内画的世界,与它结缘,一生相伴……2022年,内画技艺列入东城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
内画技艺的诞生,要从一样久远的生活习惯——闻鼻烟讲起。谈起闻鼻烟,或许会想到老舍先生的《茶馆》:两人互换鼻烟尝试,并由鼻烟味道、产地等打开话题。当时鼻烟不单成为生活中一种习惯性的需求,也成为了交流、沟通的“敲门砖”。于是不少人认为,鼻烟便是中国的代表,绝对是土生土长的国货。
然而,鼻烟的发现是在1503年,哥伦布探险过程中从印第安人那学来的。50多年以后,这样一种“地方性”习俗,成为了欧洲大陆贵族阶层生活的一部分。
鼻烟传入中国后,其功用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通过调香技术与中医药文化的共同打造,中国鼻烟拥有了药用价值。其次,鼻烟具有的医药价值,极大推动了大众市场的普及,最重要的是,爱玩、会玩、懂玩的北京人怎能容忍这“金贵”的鼻烟随随便便装个小瓶中?于是融汇诸多工艺的鼻烟壶又为这鼻烟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尤其是乾隆时期,鼻烟壶工艺水平达到了高峰,曾经的鼻烟壶也迎来了自己的“破局”转身,原材料取自水晶、玛瑙、玉石等更为珍贵的材质,手工艺融汇料器烧制、珐琅彩、漆雕、烧瓷、透雕等,外观也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创意性,双连瓶、梅瓶、套瓶、菠萝瓶……此时,脱胎于中国特色鼻烟壶的内画工艺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凭借取材之珍、工艺之精,这些精美的鼻烟壶走出了一条通往海外之路,成为了世界各国炙手可热的玩品、藏品,有人索性将中国称之为“鼻烟壶的家乡”。
对于内画的诞生,虽然说法不一,但与其工艺有着直接关系。一种说法为,1816年,画家甘烜文创造出内画这种独特艺术形式,他将小钢珠、石英砂和少量水灌入透明的壶体内摇晃,壶内壁便会被磨糙,后用带弯钩的竹笔在内壁上作画,这种说法很像如今的操作方式。另一种说法为,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难耐烟瘾,就用烟签从烟壶内壁上刮下仅有的鼻烟,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内画的精妙。
与众多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时间相比,内画技艺尚属年轻的一类,但这样集多种工艺为一体的袖珍艺术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凝练的是多种传统技艺的结晶。作为内画制作技艺传承人,刘东的创作道路也经历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的过程。
凝神静气的艺术结晶
内画,顾名思义是在透明或半透明的器皿里作画。“对于任何一项技艺,其本身无论拥有怎样的展现形式,脚踏实地、集中精力、甘于寂寞的钻研,平和坚守的心态都是基础,对于这一点,我们的内画技艺最能体现。”针对内画技艺的实操,刘东讲解道,“总体上,内画鼻烟壶主要分为制胎和绘制两个部分。”
制胎前首先要选料,主要选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如玻璃、水晶类、玛瑙等。创作者接下来要面对的难题便是取舍。一块大料,可以用于内画设计的材料往往只能优中选优,最终所剩无几。所以别看眼前作品的体量或许并不大,但很有可能会是诞生于一块大料之上。之后要将选出的材料进行最初的形象打造,是壶、是球或是别的器型。
胚子做好后,工艺师要进行一系列地观察、思考、设计,胸有成竹后,有针对性地在胚子中掏膛,确保制作出一个适合于作画的空间。掏膛时,内部需要用铁砂和金刚砂混合打磨,磨成磨砂状即可。通过打磨与喷砂,这样绘画过程中颜色更容易挂在内壁上……
Tips:
内画发展主要分为四大流派:京、冀、鲁、粤。京派保留原汁原味的古朴风格;冀派加入书法绘画,并且是画人物肖像,难度高;鲁派以宏大场面为主,线条清晰;粤派特点则是颜色艳丽。
联系人:刘东
电话:1391051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