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成都将近一月之久,与家人在广袤的西北吃火锅时,一抬头,迎面正对我的墙上赫然“成都”二字。流畅的太极图形状的,据说始于西汉分格鼎的鸳鸯锅端上桌,稳稳沉在木桌中央下陷的炉火里,修长的红辣椒整齐地四散开。然后,某些久远的记忆瞬间被激活,像辣锅中央跌宕起伏、不断跳跃的气泡一样,咕嘟咕嘟滚沸到我眼前。
我与朋友们曾于成都的夜幕中寻觅佳肴美食。捧着一碗吃了大半的卤大肠,在奎星街尽头的一家火锅店门口稍微等待了一会儿,便被请上二楼落座。即使临近午夜,这家火锅店里仍然人声鼎沸、灯火通明。四四方方的桌子上很快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碗盘。
三人围坐,把仍有着生命力的食材放到锅里滚沸一圈——原本彼此泾渭分明的牛油、朝天椒、花椒、红油、灯笼椒已打成一片,隔壁浸润着菌菇、番茄和火腿肠的乳白色汤底也泛起波澜,持续不断地为辣得麻麻的我们提供唇齿间的热量。觥筹交错间,长途旅行的疲惫被遗忘殆尽,一些古老的玩笑和老生常谈的“梗”在火锅上空盘旋一番,因这辣意所带来的些微神志不清也变得更加“有趣”。
的确如此啊,麻辣的火锅作用于味蕾的同时也作用于大脑,让我们这些沉浸于辣味之中的人也像喝醉一般飘飘欲仙,是这冰汤圆、冰粉乃至粉色的西瓜冰沙都无法疗愈的绵长辣意。再用心将各种个性鲜明的食物放入口中就好了,辣意入脑一碗油碟见底,我起身再去制作一碗新学来的美味油碟——很多香菜,若干小葱,一些蒜末,几颗花生碎,些微辣椒,以及足量的香油就可以融合成一碗金灿的蘸料。油碟的确为川渝火锅的特色,据说可以缓解辣味。我只觉得油碟有些类似寿喜锅的生鸡蛋,令食材降温,再染上复合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