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津门蔡氏 贡掸演绎百年传奇
作者:文·图\ 影子
发布时间:2025-01-20 16:29



掸旧迎新,一把贡掸拂传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掸子被赋予了掸凡尘、清心性的意义,体现了民俗中的传统哲学。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物件,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古代皇室御用的珍品,到如今成为家居装饰的时尚之选。今天的贡掸,更是一种艺术品和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生活的桥梁。



凛凛威风抖锦毛,中堂迥立扮尊高。这句诗描述的是过去的大户人家,讲究在屋里放上鸡毛掸子辟邪招财。说起鸡毛掸子大家并不会陌生,因同音,鸡毛掸插在瓶子里寓意平(瓶)安吉(鸡)祥,给鸡毛掸子的实用价值之外又赋予了一定的文化意义。随着时代发展,这件老物渐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难能可贵的是,天津蔡氏一门五代人,百年守护祖传贡掸技艺,从曾经的皇家贡品,到后来的百姓家用,再到如今的精美艺术品,坚持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发展,使其成为行业翘楚,焕发新生。



每只掸子都有雅号

天津古文化街,是一条充满历史底蕴与文化韵味的街道。步入其间,处处都是被岁月打磨过的痕迹,仿佛回到那个古老的天津卫。街道两旁,青砖灰瓦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建筑与传统的店铺交相辉映。津门蔡氏贡掸专卖店位居古文化街核心区域,门前一把立着的近2米高的鸡毛掸子就是活招牌。步入店内,两边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一把把长短不一、颜色各异的鸡毛掸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每一把都制作精美,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味。店主人蔡氏贡掸第四代传承人蔡成浩老先生,虽已七十有余,却是鹤发童颜,精神奕奕,他热情地给人们介绍贡掸的历史、特色以及制作技艺。店铺里,陈列着关于蔡氏贡掸的史料和照片,也记录了这项技艺的发展和创新。蔡老先生介绍,蔡氏贡掸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它曾作为贡品专供皇室使用,因此得名贡掸188410月慈禧50岁生日时,蔡家专门扎制99把上等贡掸以贺大寿,得到了慈禧的嘉奖。真想不到,小小的掸子,竟然这么传奇,津门蔡氏贡掸是天津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蔡成浩老先生拿出了镇店之宝,一把名为墨龙的掸子,正如它的名字,散发出黝黑的光泽且动感十足。店里的访客络绎不绝,蔡老先生也逐个详细介绍,原来每只掸子都有别致的雅号,黑色的叫墨龙,王者风范,表辟邪镇宅、平安吉祥;白色的叫玉兔,纯洁雅致,喻爱情甜蜜、健康美丽;红色的叫火驹,红红火火喜事连连,暗示招财进宝、财源滚滚;黄色的叫金凤;杂色的叫彩凤,把把都有名,件件都有意,不仅是装饰品,更是艺术品。



把掸子当艺术品来做

蔡氏贡掸以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在同行业里鹤立鸡群,就连价格也与众不同,普通款价格成百上千,精品款甚至上万,最贵的能达到30万。观复博物馆的馆长马未都先生就曾收藏了一把50000元的蔡氏贡掸。听蔡老先生说掸子的选料过程后,就能理解个中缘由,真可谓是用心良苦。蔡氏贡掸所用的毛,颇有讲究,取毛的鸡必须是在慢洼野地和大山中放养,一般养鸡行业里的公鸡鸡龄只有3年,但蔡氏贡掸要选用4岁鸡龄的鸡毛,这样的毛更长,做出来的掸子也更漂亮。其次必须要用鸡毛,蔡家祖传取鸡毛的方法有着鸡毛打三把毛的绝活,也就是在杀鸡放血后的二三十秒内拔取鸡毛,这样的毛簌簌颤动,光亮灵动,就像还长在鸡身上一样。而三把毛指的是公鸡尾部、颈根部和翅膀上方的毛,每只鸡只有很少的毛能用,因此制作一把小掸子,至少需要几十只鸡。而极品贡掸所用的原料就更加考究,每只4岁成年公鸡上可选羽毛不超过10根,一把掸子约用8000根这样的羽毛,必须在1000只公鸡中进行筛选,而且这种公鸡要上百只鸡中才能有一只达到要求,这样制作出来的鸡毛掸,怎能不成为稀罕物……



Tips: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津门蔡氏贡掸专卖店。

交通:公交15路、806路、635路、829路、24路等多路可达。地铁2号线东南角站D出口,距古文化街码头1.2公里。

美食:果仁张、茶汤、锅巴菜、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煎饼果子、天津麻花、桂发祥糕点、老翟药糖等。

购物:杨柳青年画、泥人张、面人等。

周边:天后宫、五大道、海河、天津眼等。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