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盘旋在弯道上,青山环绕,远处白雪覆盖的峰顶在碧空下微微闪耀。吹着凉爽的风,朋友提议停下车休息片刻,天色就在此刻突然转了阴。我站在路边大石头上,朝四周望去,高加索群山层层叠叠,河流、森林、雪峰在积云之下影影绰绰。一道闪电划过,阵雨将至,我们赶紧继续赶路。
2小时后,我们淋着雨驶入上斯瓦涅季的门户小镇梅斯蒂亚。在酒店安顿好行李再去觅食时,雨水已停,柔媚的霞光弥漫在雪山之上,雪山之下的街道安宁沉默,老旧的石头碉楼渐次亮起灯光。上斯瓦涅季,以一场粉紫色的日落迎接我的再次到来。
回到梅斯蒂亚
上斯瓦涅季属于格鲁吉亚西北部的高加索山区,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海拔高、漫长冬季的道路封闭,而长期与世隔绝,自古便很少有外来者踏足。当第比利斯的王国风云变幻,当蒙古人的马蹄席卷高加索,当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分分合合……自给自足的上斯瓦涅季却只进行过村落与家族之间的血腥械斗,直到如今变成高加索山区最迷人的徒步胜地之一。
雪山下矗立的一座座古老、坚固的碉楼,作为这片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曾是好勇斗狠的当地斯万族村民代代相传的仇恨的见证,而现在它们只是明信片上的美丽风景。一年四季都能望见雪山的梅斯蒂亚,是许多高加索徒步路线的起点。8年前我第一次来这里,也是一场雨后,我呼吸着清新空气,一路行至附近的Chalaadi冰川。
徒步的起点是小镇以北山中的一座吊桥,大多数人会搭车过去,再开始往山上走。但当我往北走出小镇,站在白水湍急的河流畔,望见阳光穿透白云间的缝隙撒落对岸错落的碉楼,我决定,不如就沿着河一直走过去吧。
道路与河流并行,穿过青翠的山。从小镇到吊桥是一段平缓的山路,我绕过积雨的坑,路过还保留着石头房屋的农舍,经过青草丛里的牛群,朝着薄云缭绕的山林前行。雨水助长了冰川河流的水势,河道狭窄的部分,水流轰隆隆作响,打在黑色的石头上。
2个多小时后,我抵达了吊桥。过桥,越过奔涌的河流,沿着小径穿过浓密的森林。在笔直高挺的绿松之间,碎石小径逐渐变得狭窄、崎岖,经常有巨大的石块阻拦在前方,而我就在一次又一次翻越石块时缓慢地向高处爬升。水声始终回荡在耳边,从密林中穿出,我再次与河流相见。雨后的河水漫出来,好几处都淹没了路径。最后一段路要攀爬一些高大的岩石,穿行在雨水漫过的石滩。我从水中小心翼翼地选择可以踏步的石块,看见阳光在淙淙流水中折射出彩虹,四周的雪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Chalaadi冰川始于高加索山脉Ushba北峰的西侧,冰川末端的海拔高度是1920米,从1500米高的梅斯蒂亚走到这里并不是很费劲。过吊桥后大概1小时,我已经站在了那道晶莹的冰川下。冰川横亘在雪峰之间,冰舌向下延伸,化作与我同行的河流。其实此时的冰川显得有些缺乏气势,但云雾之下闪耀的冰与迎面吹来的风,依然让我在山林中感到无比的舒适熨帖。
回程时风大了起来,激流在石头上撞击得更猛,水花四溅。我加快脚步,赶在日落前原路返回吊桥,搭了辆车,在暮色四合时回到小镇的碉楼下。夜晚,我和许多徒步者一样在餐厅里啜饮如火焰燃烧的烈酒ChaCha,温暖疲乏的身躯。
这是我第一次在上斯瓦涅季徒步。那时望着夜色中逐渐暗淡的雪山,我想,群山之间不知有多少冰川,有多少条优美的山径,我该再来的。8年后,我终于回来了,同样在雨后,但带着新的徒步计划。
垭口小湖的野餐
上斯瓦涅季清晨,山林幽静、绿意森森、空气清爽。我指着地图上一个没有名字的小湖,对当地司机说:“我们要去这里。”那是一个藏在高山垭口的小湖,要把手机地图放大到最大才能看见它,唯有性能良好的四驱车能够抵达,于是我们提前预约了越野车。司机看了几秒地图,点了点头。我理解他那几秒的犹疑,通常包车的旅行者不会知道这个小湖的存在,上山的道路也颇为考验……
Tips:
签证:格鲁吉亚对中国旅行者免签,可在此停留不超过30天。
交通:首都第比利斯通常是旅行者抵达格鲁吉亚的第一站。从第比利斯有飞机往返梅斯蒂亚,飞行时间约1小时。但这班飞机受山区天气影响极大,经常会取消。更保险的公共交通方式是乘坐火车,从第比利斯先到祖格迪迪,再换乘小巴前往梅斯蒂亚,车程约3小时。更推荐的交通方式则是租车自驾或是全程包车,沿着第比利斯-哥里-库塔伊西-梅斯蒂亚的路线,花几天时间一路游玩至此,这也是格鲁吉亚的一条精华旅行路线。从库塔伊西到梅斯蒂亚约6小时车程。
住宿:近年来旅游业的兴旺,让梅斯蒂亚拥有了很多酒店和民宿选择。小镇中心以经营已久的当地人民宿为主,小镇北部则聚集了更新、设施更标准化的酒店。乌树故里的住宿目前仍以民宿为主,且村落里正在建设更多民宿、酒店和餐厅。
徒步路线:除了本文提到的路线之外,梅斯蒂亚和乌树故里周边都还拥有多条徒步路线,可以在游客中心了解信息。多日徒步建议请当地向导,山中天气变化莫测,切勿高估自己的能力。梅斯蒂亚和乌树故里都能找到专门的徒步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