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东黄山,茶叶卷舒千年
作者:文·图/ 满空
发布时间:2025-03-21 11:25



黄山东麓凝聚了隋唐时期的古道、徽商足迹、抗战历史、知青生活和现代化的欧派城堡酒店。在这片土地上,茶叶勾连起祖祖辈辈的生活,人们种茶、制茶、运茶、卖茶、饮茶……人、茶与跨越千年的历史交织一道,在古老又崭新的山林间生生不息。



黄山茶林场

黄山茶林场虽位于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但在行政上属于上海市管辖的一块飞地。公安局都挂着上海市公安局的牌子,街道两旁的行道树也都是上海街道上常见的法国青桐。



我们到达东黄山城堡酒店时已是晚上10点,这是一栋半山腰上的欧式小洋楼银杏楼。酒店依山而建,银杏楼旁边就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往原来的茶林场,听工作人员说,现在山上还种着茶树。茶叶在这里唾手可得:在出入口旁边的山茶餐厅用餐时,热情的服务人员会给每位客人冲一杯黄山毛峰;客房内也会送上几包袋泡茶,配一套精致的瓷质茶具。



我们住在最高层的房间,从卧室的小窗户远望,便是云雾笼罩的层层远山;俯首,是绿树掩映下的曲折石子小路。每天早晨嗅着露珠和水汽的清新气味,与家人一道从山坡逐级而下,经过掉落的松果、长着木耳的栏杆、拱形的蔷薇花架,路过一栋栋赏心悦目的砖红色小楼,到山茶餐厅慢悠悠地吃早饭,再配上一杯现沏的热茶,真是健康又清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上海的知青和他们的家属到茶林场定居,开垦荒山,种植茶叶和竹笋,带动当地的经济。如今,当时的青年已成了老人家,操着或许已经有些变音的上海话,依旧留在这一方山水间。



夜晚在茶林场闲逛,雨下得急促。蜗牛爬上细长的草叶,许多沿街商铺都已经关门熄灯,只有几家还亮着灯。我们先进入了一家挂着新华书店牌子的杂货店,年事已高的老板娘独守店中,各式日用品满满当当地堆在玻璃柜台之中和柜台后的木柜子里。母亲有些兴奋地说,这与她儿时的购物场景如出一辙:客人站在柜台外面告诉店员需要什么,由店员拿给客人。

店内灯光昏暗,另一侧墙上还挂着以黄山迎客松为背景的标语读书让人聪慧,知识改变命运,提示我们此处曾滋养过一批种茶人的精神。如今,标语下的木架上零散地摆放着面盆、头盔和几卷电线,时过境迁,曾经的岁月也随着斑驳的墙面和木门一同老去了吧。



路上遇到不少店铺门前都贴着硕大的字,门口就摆放着晒茶簸箕,装了满满的干茶叶。门上写着太平猴魁华夏无双的茶林场茶庄还开着门,里面摆放着满满当当的茶叶罐,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等等一应俱全。老板是一位中年男士,和他的妻子一同守在店内,他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起茶叶来。



许久出门去,茶林场茶庄的店名之下挂着一块知青之家的牌匾,想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群青春洋溢的青年男女便是漫山遍野地种茶采茶,再炒茶、制茶,最后聚集在茶庄一起卖茶、聊天、读书吧。



箬岭古道

在茶林场时,我们便问清了箬岭古道的方向,只可惜仍走岔了路。不过从聂家山掉头再回来,箬岭古道又款款铺展在我们面前。

箬岭古道又叫隋唐古道、徽青古道,是徽州最老、最长的官道。古道始建于隋末,当时境内群雄造反,民不聊生,汪华为保境安民而举旗起事,自称吴王。后派兵开辟了徽州府歙县至池州府青阳县的青石板大道,沟通大江南北物资交流。等到徽商兴起时,粮食、盐和山产又从太平、旌德运入徽州。古道沿途有屯兵城楼、汪公庙遗址,以及路亭、关隘等古建筑遗址,现已重新修整,开辟为旅游景点……

 

Tips:

1.建议自驾,从上海出发前往东黄山驾车约5小时。

2.可以住在东黄山城堡酒店,或东黄山国际青年旅舍。

3.茶林场附近餐厅较少,除毛姐面馆和城堡酒店的茶花餐厅外,还可以去附近的小镇上吃饭。

4.前往箬岭古道,可以导航至黄山隋唐古道驿站,之后步行前往;前往聂家山村,可直接导航至聂家山大立酒店(聂家山店)。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