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北京曲剧《骆驼祥子》 经典文本的当代回眸
作者:文·图/ 王雨晨
发布时间:2025-04-23 10:20



近日,北京曲剧经典保留剧目《骆驼祥子》在北京大兴剧院顺利公演。该剧由编剧王新纪以老舍先生同名经典小说为蓝本精心改编,不仅深刻挖掘原著所蕴含的思想精髓,也在有限的舞台时空内浓缩展现了原著20余万字的宏大叙事,而李相岿、宋洁、颜瑾等一众中青年演员的加盟,更为这部反映上世纪20年代北京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注入了当代人的欣赏视角和解读演绎,使得该剧即将开启的全国巡演令人倍加期待。



名家名作的深厚渊源

《骆驼祥子》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老舍先生创作于1936年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以人力车夫祥子为代表的底层人民在旧社会的挣扎与不幸的遭遇,深刻揭示了不公与压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老舍先生曾表示:《骆驼祥子》是我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这是不同凡响的第一炮,不仅成为作者日后在海内外译介和传播范围最广的作品,更是被姊妹艺术加工移植最多的作品,既有电影、电视剧等大小荧幕的相继呈现,又有话剧、歌剧、京剧、评剧等多种形式的舞台改编。而北京曲剧上演《骆驼祥子》的故事则要从70多年前该剧种的创立与老舍先生的渊源说起。



新中国成立不久,老舍先生作为当时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的委员,多次与以魏喜奎为代表的曲艺剧表演者们一起探讨新创剧种的发展问题,并在理论上给予了指导,他建议剧种直接更名北京曲剧,还拿出了自己新写作的歌剧本《柳树井》作为北京曲剧的开山作品。从此,北京曲剧——这个具有浓郁京腔京味儿的北京唯一地方戏,与老舍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北京市曲剧团共搬演过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十余部,是我国演出老舍作品最多的地方戏院团。



走进北京曲剧《骆驼祥子》的演出现场,首先便会在舞台纱幕一隅看到老舍先生写作时的肖像,他眉眼低垂,仿佛在审视着舞台上的每一个从他心间流淌出的人物和故事。如泣如诉的唢呐开场曲,仿佛诉说着作家对他笔下底层人民的无限悲伤与同情;说唱厢间的男声合唱,道出了洋车夫的辛酸:每天每拉车踏上生死路,为活命紧攥车把往前扑,才熬过数九严冬雪花舞,又到了盛夏三伏太阳毒。全凭着一身的力气挣点嚼谷儿,只怕是身板糠一命呜呼。而一男一女两个画外音的出现,又让音乐改为明快的风格,他们以当代人的口吻叙事:写北京第一要数老舍先生,怹那本《骆驼祥子》世界闻名,那时候北京的洋车是一道风景,就如同现在的的士满城穿行,这一间离手法的加入,给作品增添了一道当代人的审视视角。



大胆演绎经典舞台形象

优秀的戏剧作品往往离不开鲜活的人物塑造,而把《骆驼祥子》搬上舞台,其中最大的挑战就属如何在观众耳熟能详的祥子、虎妞人物刻画中,勇于塑造出既有北京曲剧艺术特色又符合观众心中既定的人物形象,是属于北京曲剧舞台上独有的这一个



祥子,一个从乡下来到北平务工的勤劳、朴实、善良的小伙子,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踏踏实实地卖力气拉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北京曲剧版的祥子首次亮相,选择了他拉车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刻:三年来苦拽苦挣,我终于拉上了自己的新车。意气风发的祥子大街穿小巷风驰电掣,拉着属于自己的洋车穿行于车水马龙之中却丝毫不觉乏累,感觉他有使不完的力气,拉不完的座儿,流不尽的汗水身上淌成河。祥子的洋车舞是舞台呈现《骆驼祥子》中惯常呈现的精彩段落,北京曲剧则重点表现了一个傻小子对心爱的物件如对媳妇儿一般的爱意,他边跑边摩挲、欣赏着属于自己的爱车,伴着娶媳妇儿一般吹吹打打的乐曲喃喃描述着车子的美好:弓子软大漆亮,看着心都热,双车灯细脖喇叭,多么地道的铜活儿。祥子的生活是那么美好,充满了希望和阳光,丝溜溜的小风儿迎面吹着我,哗啦啦的铜子儿如同在唱歌!幸福仿佛已经向祥子张开了怀抱,就因为现如今挣多少都归我自个儿,抄起车不用愁吃喝。这辈子我就这么过,清清白白痛痛快快乐乐呵呵。祥子脚下生风,在舞台上肆意挥洒着他的春风得意,却被军阀匪兵连人带车一起掳走,为他被黑暗的社会现实所吞噬的一生拉开了序幕……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