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旅游》看天下
1979我们创刊
荠菜煮鸡蛋
作者:文/谢伯康
发布时间:2025-04-23 11:12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上巳节,过去人们会在这一天出外踏青,或邀约亲朋在水边宴饮。

在母亲的日历里,这一天也是极为重要的。一大早,她就会去田边地头采挖荠菜,这种生长在春天的野菜,又叫做地米菜。它们常常躲在一片野草间,绿色的叶片呈现锯齿状,若不仔细观察,或是不熟悉它的特征,也许会把它当成野草而错过一种美味。

陆游有诗云荠菜挑供饼,槐芽采作葅。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春天食用荠菜的习惯,将鲜嫩的荠菜采摘回家,或焯水凉拌,或清炒,或与肉和馅包成饼、饺子和馄饨,成就了不少地方美食。我就曾在苏州尝过荠菜馅的大馄饨,鲜香美味的口感至今令我念念不忘。

在我的家乡,荠菜有了新的做法。进入农历三月,天气渐渐回暖,细细的茎秆从嫩绿的大叶片中生长出来,缀满一个个可爱的心形小叶片,开满一朵朵小小的白花。母亲能够准确地将它们从野草中挑选出来,连根拔起,采摘一小束即可。

采摘回来的荠菜,母亲会仔细洗干净,放入锅中与鸡蛋炖煮。水温渐渐升高,荠菜汤水渐渐变成绿色,淡黄色的鸡蛋壳也换上了绿衣裳。此刻,母亲会小心地将蛋壳敲碎,让汤汁尽可能地煮进蛋壳内。小时候,我会守在母亲身边,每当她开始敲蛋壳,便立即捞一枚鸡蛋上来,胡乱剥去蛋壳往嘴巴里送,烫得手拿不稳、嘴含不住,掉在地上后,被母亲笑着斥责几句。

若遇到上学的日子,我们也会将鸡蛋揣进兜里带到学校。下课时间,拿出来和同学们比上一比,看谁家的鸡蛋煮得更绿,谁家的鸡蛋更加大。往往没比上几回,就已经吃进肚子里了。那一天,教室里总会弥漫着一阵鸡蛋味儿……


北京旅游网 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