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的新月沃土上,大河日夜奔流不息,这片广袤的土地见证无数民族交融往来、征服泯灭。随着19世纪亚述学兴起,亚述帝国的面貌不再是希腊作家笔端的符号,而是能够抚摸的宫殿立柱,能够破译的泥板书以及穿越千年的御花园草木。苏州博物馆携手大英博物馆,以亚述帝国巅峰时期的最后一位国王为主线,带来“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特展,将这个曾被历史迷雾遮蔽的文明古国全方位呈现于我们面前。
雄狮的哀嚎亚述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人首、牛身、鹰翼的拉玛苏守护神是亚述文化中的主神之一,它的雕像通常作为亚述帝国宫殿入口立柱的形象。穿过展厅门口的复古立柱,我们能够看到一块浮雕:身着战袍的亚述巴尼拔神情平静,与狮子对峙,一手锁喉,一手执剑贯穿狮子胸膛;张着血盆大口的狮子头上插着箭,前腿呈猛扑之势,全身筋肉紧绷。这幅出土于伊拉克尼尼微的复制浮雕,展现出国王亚述巴尼拔的惊人力量。浮雕上方雕刻着铭文:“吾即是亚述巴尼拔,伟大之王,全能之王,亚述之主。”
在亚述文化中,国王猎狮的画像广为人知。狮子是亚述地区最为凶猛的动物,历代国王作为众神在人间的代表,通过征服狮子来彰显自己能够平息蛮荒之地的混乱,维护世界的秩序。亚述巴尼拔在位期间,大型的猎狮活动在皇家花园展开,这些狩猎通常精心设计,富有戏剧性。浮雕上的动态投影为我们展示了猎狮盛会的场景:战车出动,从笼中放出亚洲狮,国王在护卫下瞄准、猎杀狮子;弹奏琴的乐师走在前方,尼尼微绿地上雄狮哀嚎遍野,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帝国繁盛强音。
正是因为亚述帝国与狮子的独特关系,狮子的痛苦被艺术家精准地捕捉下来,在《垂死狮子》浮雕中,一只受到致命伤的狮子,蹲坐在地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它每一块肌肉的痉挛,它在痛苦中试图保持直立,但同时疼痛又让鲜血大口喷出。这种残忍映射着亚述帝国的强盛。在亚述巴尼拔统治时期,亚述帝国的疆域覆盖了从埃及到伊朗西部的广大地区。虽然亚述巴尼拔并没有直接率领过军队作战,但他指挥着战争机器一般的军队,在帝国周边扩张势力。展厅着重讲述了亚述与埃兰旷日持久的战争以及与巴比伦国王的手足之争。
埃兰是古代中东地区的一大强国,横跨伊朗西南部的平原与山脉。自从埃兰国王入侵巴比伦后,就与亚述巴尼拔结下不解之仇。一楼展厅的大型浮雕刻画了围攻埃兰首都哈马努的场景,我们能够看到亚述士兵用攻城梯翻越埃兰弓箭手防守的城垛,埃兰人从城墙坠亡,他们的尸体漂浮在护城河上。亚述士兵以盾牌护身,破坏城墙的根基。画面的下方,埃兰城的难民们被亚述士兵揪着耳朵,用兵器驱赶着排成长长的队伍。浮雕中的战争场面富有层次,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也有浮雕刻画了战争之后的场景,比如亚述巴尼拔在与他的兄弟巴比伦国王整整两年战役过后,驾着精致而恢宏的马车,身边围绕着兴高采烈的官吏,以胜利者的姿态高傲地检视来自巴比伦的战利品与战俘。大型浮雕面前的我们犹如穿越千年光阴,亲历残酷的战争年代,狮子、难民栩栩如生的形象震撼心灵。亚述巴尼拔的丰功伟绩建立在自然与生命灾难的基础上,而在文明的阴暗面后,是一幅盛世辉煌图景。
从宫殿到花园艺术亚述帝国的盛世图景
亚述战马的铁蹄踏过一个又一个城市,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跨文化互动的时代。军事征服过后,便是掠夺财富、驱逐与安置人口以及重建当地经济。货如轮转、商贾云集,新的语言、技术、奢华艺术品乃至思想在帝国内外交流往来。
位于亚述西边的腓尼基人作为帝国的附属,经常从繁荣的腓尼基贸易港口向亚述帝国进献贡品。展厅中青铜饰带上的图案,刻画了亚述国王撒缦以色三世接受贡品的场面。腓尼基人用饰有兽首的船把货物运送到大陆,到达之后,一队队人马扛着货物向站在华盖下的国王走去。饰带的内容连续,场面浩大。腓尼基人生产的工艺品受到埃及的影响,许多象牙制品具有浓烈的埃及风格:穿着埃及样式服装、戴着假发的人物;戴着法老王冠、围着法老衣领的神兽;四方的象牙代表窗口,中间一位地位很高的埃及女性从宫殿的窗内向外窥视……
Tips:
门票:无需预约,免费进场。
交通:1、3号线狮子山地铁站3A出口,步行3-5分钟。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日-2025年8月4日。
展览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长江路399号)二楼国际合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