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浅秋天,每每徜徉小城街头,总看见烤红薯、煮黏糯玉米、桂花糖藕的小摊,香味直扑鼻翼,令人垂涎欲滴。而我的思绪,总不期然地飘回到故园老家,飘回到儿时充满温情的玉米地,以及在玉米丛里掰玉米、玩闹嬉戏的欢快场景。
在朴素而多情的苏中平原上,颀长青碧的玉米和高粱、向日葵一起,吮吸甘露,沐浴晨光,比肩而立,整齐而分明,似一排排天然的绿篱笆,把一畦畦青菜、南瓜、黄豆和水稻巧妙地隔开。玉米的碧绿,像内蕴了天地之光,身姿又娉娉婷婷,就像明清小品文,节节段段都精彩。
玉米秆和孩子们齐肩高了。青青的玉米林,碧绿如海,郁郁葱葱,一派盎然,放眼望不到边儿。在雨后清凉阳光的折射下,扯出一缕缕金灿灿的丝线,轻盈地穿梭跳跃在绿色的林海里,给人一种厚重但不黏稠、熙熙攘攘的欢愉感。
在秋虫的呢喃和秋蝉的聒噪中,玉米愈发丰满成熟,在秋风中发出飒飒脆响,伴随着稻田里的潺潺流水声,村庄在秋日暖阳下风度翩翩、激情洋溢。
孩提时代,我们在玉米丛中忘情地疯闹着,把玉米胡须移植到脸上,还折根玉米棒相互追打,铿铿锵锵。有人脸颊掺了泥土,有人头上鼓起小包,有人手上划了口子,有人纽扣扯落在地,最后在一阵求饶声中才罢手。
打闹得累极了,我们便窜到田里掰几根玉米棒子,回家叫大人放进粥锅里,晚上便可啃到玉米解馋。有时放进锅膛火灰里烤玉米,我们才不会嫌脏,酣畅淋漓地一顿啃咬,果然吃成个大花脸,成为舞台上的黑脸包公了。
吃完玉米粒还不算完,玉米尾部一截含有较多糖分,嚼着便渗出淡淡甜味。于是,我们便把玉米秸的尾段一截玉米梃子掰下来,当甘蔗吃。在那个没什么零食的年代,“甜甜儿”是家乡土地对我们最丰厚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