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湖区(The Lake District),坐落在英格兰西北部,湖光山色苍翠悦目。任何一本英国文学史都少不了“湖区诗人”一章: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赛居于此地,写下许多迷人的诗作。彼得兔的创作者碧翠克斯女士也长居于此,以湖区的生灵草木为灵感,创作了温暖且治愈人心的童话。旅途至此,不禁吟起华兹华斯的诗行:“我的心便涨满幸福,随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湖区可以说是我在英国最喜欢的地方了。单是“湖区”两个字,合上眼睛,脑海中就浮现起那些永远苍翠的林田、永远盛放的繁花、蔚蓝湖面上的粼粼微风与正在休憩的白鸟,还有起伏山路边炽盛的阳光……
泛舟湖上
湖区得名于分布其中的大大小小的冰川湖,这些湖泊如碧蓝的宝石一样点缀在山川丘陵之间,荡漾无限诗意。自然,来湖区旅行,第一件事便是湖上泛舟。
我们住在温德米尔镇里,从住处便能远远望见湖区里最大的湖——温德米尔湖(WindermereLake)。湖泊由淙淙溪流汇聚而成,在蓝天下显得尤其清澈,常能见到有人在湖边晒太阳,在湖中划皮划艇。
一早起床,我们沿盛开着五颜六色花卉的小路往南走,就是温德米尔租船处(WindermereBoatHire)。我们选了最经济实惠的手摇船,穿上救生衣,拿起颇为古朴的船桨,踏入略显陈旧的木制船舱里,仿佛一下穿越回19世纪的英国。同伴坐在划船者的位置,担起摇橹的重任,我则坐上了小舟的另一端,一同朝着连绵远山进发。
到了湖上,水波轻轻晃动,会觉得内心格外平静、充盈。一只洁白的天鹅带着两只灰色的小天鹅在不远处游过,它们脚掌划开的波纹与我们摇橹的波纹交织。一艘游艇快速划过,开船的男士向我们挥手,船尾的大白狗在风中更显毛茸茸。
闭上双眼,阳光温柔地穿透眼皮,我被心中的静谧笼罩。鸟儿的声音渐渐响起,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有规律的摇橹声,还有柔和的浪涛将一切包裹起来。陆地渐渐远了,听不见人声嘈杂,也听不见尘世喧嚣,只余自然界的泠泠乐音。
湖中有座植被茂密的迷你小岛,岛屿四周环绕着整齐的石块,靠近岸边,湖水在丛生的树木之下都显出水绿色,石块在水下若隐若现。我对这座袖珍岛屿颇感兴趣,却担心船只搁浅而不敢靠得太近,只好远远观赏两只白而胖的鸥鸟在树荫下涉水而行,又悠闲地飞上枝头。
漫步山间
在温德米尔小镇最繁华的餐饮街的北边,过条马路,就是湖区最高峰“奥瑞顶”(OrrestHead)。不同于其他林木遮蔽的徒步路线,登上这座高239米的小丘陵,能俯瞰温德米尔周围的湖泊、田野和山脉。
从温德米尔宾馆左手边的小路上山,会经过埃勒瑞森林(EllerayWood)。林木遮天蔽日,一侧由碎石砌成的围墙已遍布青苔。登山小径全由泥土、碎石和枯枝组成,倒也并不难走,各种树木在头顶投下阴凉:橡树、欧洲梣木、桦树、山毛榉、紫杉……有意思的是,我们遇到一棵已经枯死的树,留下半截树干,上面像刺猬一样插满硬币,用力拔都拔不出来。原来这是英国人的习俗,早在18世纪,就有人把硬币砸进树干里,以求好运和庇佑。
奥瑞顶爬起来很轻松,没多久就到了山顶。山顶极开阔,一片裸露的山石被几个长椅围绕,坐拥美景的全方位观赏视野。往西北方向,能看到一线温德米尔湖,在起伏群山间蜿蜒。北边有大片开阔的草坪,农舍、树木和零星几只小羊点缀其上。
石纹、草浪、野花、田间围墙和远山组成一波一波的曲线,在风中流动,仿佛温德米尔湖里细碎又和谐的波纹,让人心旷神怡又流连忘返。也无怪乎阿尔弗雷德·温莱特(AlfredWainwright)在1930年登临此地之后,深深爱上了湖区,写下一套七册的经典《湖区山丘图解指南》。
在湖区,另一种亲近山野的方式是在林间徒步。这里有许许多多徒步小径,有的属于开阔原野,有的隐在溪水边,有的林木遮天仿佛一条绿色隧道,有的则引向瀑布或幽暗的莱德山洞(RydalCave)。
走上徒步小径,我们就开启了随时打招呼模式。无论是擦肩而过的老年夫妻,还是年轻女士,或是一家四口,大家都会点头微笑,一句问候令彼此的旅途更为愉快。在前往华兹华斯故居的路上,有一段美不胜收的路:波浪形皱褶的叶片在头顶交织一张光的网,时而可见五六层楼高的老树,像避风港一样撑起枝丫。草坪上开满了毛茛,小小的、明黄色的五片花瓣组成一盏小碗,油亮地反射阳光,仿佛一朵小太阳。它的英文名直译为“黄油杯”,的确如此,真像一只涂了黄油的杯子。传说将这朵花举到下巴下面,若脸庞变成了黄色,就说明你也很喜欢黄油呢……
Tips:
湖区很适合住上一段时间,游客们最多的选择是温德米尔小镇或格拉斯米尔小镇。
若要在湖区划船,可以访问
https://www.windermere-lakecruises.co.uk/self-drive-row-boats进行预约。
可以选择租车自驾;当然,湖区内也有观光巴士,可以乘坐巴士前往几乎所有主要景点。
湖区几乎没有中餐,餐厅的种类也不多,好在味道都不差。
如果要徒步,记得穿一双舒服的鞋子。